书城历史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8041600000041

第41章 战胜人性的弱点·中国古代的“舆论监督”

【引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是否能够纳谏,确实是一个朝代的政治是否开明的重要标志,因此,有远见的士大夫往往十分注重进谏和纳谏的问题,诸葛亮在他著名的《出师表》中就曾以披肝沥胆的心情来规劝后主纳谏,他说:“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西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东汉)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常常和我谈到这件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东汉末期的皇帝,任用外戚和宦官)表示嗟叹、痛恨。侍中郭攸之、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等人,这些都是一些坚贞、诚实的人,是一些能够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来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旺,就指日可待了。”这一段话,几乎成了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典范。

【事典】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著名的大诗人元稹被宪宗任命为左拾遗,这个官名本身就很有意思,有拾遗补缺之意。元稹是一个较为关心民生疾苦的人,他就谏官的职任问题上书皇帝,他在奏章中说:“过去,太宗任命魏征为谏官,自己无论宴饮游乐,还是寝息就餐,时时刻刻都让他们跟随在身边,还命令三品以上官员入朝计议重大政务的时候,一定要派遣一位谏官跟随,以便检验各种议论的优劣,当时天下政治修明,与此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谏官,其状况就不同了。首先,不能得到圣上的召见,其次,不能参与当前的政务,只是跻身于朝班的行列之中,按时上朝拜见圣上罢了,谏官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实际上形同虚设。希望陛下经常在延英殿召见谏官,让他们尽其所能地发表意见。怎么能够将他们安置在谏官的职位上又对他们弃置不顾,并且疏远贱视呢!”

唐宣宗读了他的奏章,似有愧意。不久,元稹再次上疏,他在疏中说:“在政治修明与祸乱危亡的初期,都肯定是有苗头和迹象的。疏通直言进谏的道路,拓宽接受意见的范围,这是政治修明的萌芽。喜欢阿谀逢迎,被自己亲信的人蒙蔽,这是祸乱危亡的迹象。自古以来,在君主继位的初期,肯定会有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士,因此奖赏他们,君子便愿意奉行他们的理想,小人也就不敢做奸邪之事了。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上下之志相通,上下之情畅达,即使不打算政治修明,能够办得到吗?如果君主抵制直言上谏的人士,从而惩罚他们,君子便会藏身隐退,缄口不言,但求明哲保身,小人便会曲意迎合,从而窃居君子的地位了。像这个样子,要办的事情就是近在十步之内,也完全有可能做出欺上罔下的勾当来,即使不打算招致祸乱危亡,能够办得到吗?”“在太宗刚刚执政的时候,大臣孙伏伽就一件小事进谏,说得很有道理,太宗大喜,便重重地奖赏了他。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里,谈论政事的人就多起来,而且唯恐自己讲的不够深挚切实,从来不曾有人担心触犯忌讳。这是因为太宗认为顺心适意是小事,而国家危亡的祸殃才是大事的缘故。”

元稹还直言不讳地说:“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至今已满一年,没有听说过有人受到孙伏伽那样的奖赏。我等在谏官行列中聊以充数,空费时日,不能够得到陛下的召见,每当站进朝班的行列位次之中,屏住呼吸,曲身行礼,连抬头看皇上一眼都没有胆量,又怎么能顾得上议论得失、诤言进谏?在皇帝周围供职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其他职位疏远的臣下呢!我真是为陛下感到忧虑啊!”

元稹虽有忠诚之心,但大厦将倾,不可力挽,唐朝已经开始走向无可挽回的衰落,他虽有此心,却无回天之力。

【评议】

中国古代的制度是封建制度,中国古代的舆论监督也不像今天民主社会有言论自由的舆论监督,然而,中国古代的谏官制度却又是十分有效的。为什么呢?在传统观念中,“势”之上还有“道”,“道”虽然没有“势”的政治势力,但“势”也没有“道”的精神权力,“势”只有按照“道”的指导行动才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因此,一介书生,虽然手无寸柄,只要据“道”力争,也会使“势”在正义面前低头。这是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决定的,也是我们的基本传统,直到今天,这一传统还是发挥着潜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