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8041600000057

第57章 战胜人性的弱点·以宽待人

【引言】

刘备用理想的道德规范来处理和维系人际关系,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正如“庞统献策取西川”时他自我总结的那样:“今吾与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他“心存忠信”,“推诚相信”,温厚待人。不仅与关羽、张飞誓同生死,就是对诸葛亮、赵云、黄忠、严颜等人也无不赤诚相见。即使是对于各种降将,他也均以“以仁义相待”,所以才有了黄忠、严颜、马超、魏延等人出色的将领,如果没有这些人的鼎力相助,刘备的基业是难以想象的。

【事典】

汉朝的时候,丙吉是汉宣帝的丞相。他的车夫好喝酒,喝醉了行为就不太注意检点。有一次,他驾车外出,酒醉后呕吐到丞相的车上,相府的主管骂了车夫一顿并想辞退他。丙吉说:“他如果因为醉酒失事而遭辞退,还有谁会收容他呢?总管忍忍吧,不过就是把车垫褥弄脏了罢了。”就仍然留他作车夫。

这个车夫家在边疆,经常目睹边疆发生紧急军务的情况。那天出门,恰好看见驿站骑手拿着红白两色的口袋,将进境的紧急文书送来。他就随后跟到皇宫正门,到负责警卫传达的公车令那里打听,知道敌人已经侵入云中、代郡等地。他马上回到相府,将情况告诉了丙吉,并说:“恐怕敌人所侵犯的边郡中,有些太守和长史已经又老又病,无法用兵打仗了,丞相最好预先准备一下。”丙吉认为他说得很对,就召来负责任免事项的官员,查阅边境郡县官员的档案,对每个人都仔细地逐条审查。不久,汉宣帝召见丞相和御史大夫,询问敌人入侵郡县官员的情况,丙吉一一正确答复。御史大夫仓促间显得十分窘迫,无言禀告,只得降职让贤。而丙吉能以时时忧虑边疆事务,全凭车夫的提醒啊!

宋朝,郭进任山西巡检的时候,有个军校到朝廷控告他,宋太祖召见了这个人,审讯后,知道他是诬告,就将他押送回山西,交给了郭进,让郭进处置他。当时,正赶上北汉国入侵,郭进就对那人说:“你竟敢诬告我,说明你确实还有点胆量。现在我赦免你的罪过,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消灭敌人,我将向朝廷推荐你。如果你被打败了,就自己去投河,不要弄脏了我的剑。”那个军校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居然打了大胜仗,郭进就向朝廷推荐了他,使他得到提升。

冯梦龙评论说:“容忍别人的小过失,他必将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酬答你;宽待自己的仇人,他必将会以死来相报。要报答恩人的感情激荡在人的胸中,所以当他的长处遇到触发的机会,他就会就跃跃敌试,他的才干一受到激发,就会尽量发挥。那些专门收集别人的过错、去寻找仇人缺点的人,难道不是愚蠢之至的吗?”

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多的,例如,东汉时期的仇览十分善于以教化理政。仇览字季智,是陈留考城县人,他自幼读书,但一直不愿出仕,到了四十岁时才作县吏,后来作亭长。亭长虽为基层小官,仇览却没有掉以轻心,而是小心谨慎,治理得井井有条。农忙时节,他劝农耕桑,植果种菜,蓄善家禽;农闲时,他又开设学校,实行教化。

仇览初任亭长时,曾遇到这么件事。有一个名叫陈元的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陈元的母亲突然找到仇览,状告儿子不孝,要求仇览惩治他。仇览感到意外,说:“我最近路过你家,发现你家院落整齐,你儿子按时耕作,不像个不孝之子。可能是对他教化不够,致使他一时糊涂。你作为母亲,多年守寡养孤,辛苦了大半辈子,怎能因一时忿怒,将儿子置于不义之地呢?”陈元母亲被仇览说通了,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便收回状子回家了。仇览又到陈元家,与他们母子一起吃饭喝酒,席间,又给陈元讲了许多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陈元也深感悔恨,他向母亲赔罪说:“孩儿自小丧父,为母亲所宠,养成了骄横不敬母的坏脾气。从今以后我要痛改前非。”后来,陈元成为乡里有名的大孝子。

【评议】

“心存忠信”,“推诚相信”,以宽待人,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理想,但是,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这实际上很难做到,倒是曹操式的“急”、“暴”、“谲”很有市场,也似乎很有效果。但是,有市场和有效果并不意味着就是合理的,“心存忠信”,“推诚相信”,以宽待人,实行起来似乎困难,但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不乏成功的先例,而且它代表着一种文化理想,代表着长久的文化上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