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8041600000058

第58章 战胜人性的弱点·巧谏

【引言】

所谓伴君如伴虎,伴君的确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如果既想保住自身又不失正直,善于进谏就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民主的社会里,要想提出正确的建议是很难的,要使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漫长的传统社会里,臣下对于进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说穿了,无非是利用君王的心理,见机行事。

【事典】

有时候,一般的劝谏是不起作用的,而戴高帽往往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中国古代的进谏艺术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晏婴此次劝谏齐景公就是巧妙而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方式。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是一位非常荒唐的国君。有一次, 景公饮酒,七天七夜不停,大臣们知道他的脾气,都不敢来劝谏。

弦章忍不住了,进谏说:“君主饮酒,七天七夜,希望君王不要再喝酒了。如果不停止饮酒,我就自杀。”

晏子听说了这件事,去拜见景公,景公说:“弦章劝谏我说,希望我不要喝酒了,否则他就自杀。如果听他的,那么我就是被臣下牵制了;不听他的话,又不忍心见他自杀,我该怎么办呢?”

晏子说:“多么幸运啊!弦章遇到的是一位贤君。假使弦章遇到了一般的君主,早就被杀了,哪里还能等到今天呢?”

景公听晏婴的话,有所醒悟,就不再喝酒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梗阳(今山西境内)有一桩讼案,理亏的一方财力雄厚,送了女乐财物给魏献子(魏舒),魏献子准备收下。

阎没、叔宽是他的门客,觉得他这样做会有损他的名声,就商量说:“我和你一起劝谏主人吧!我们的主人因为不受贿赂而闻名于诸侯,今天因梗阳人的贿赂而使名誉受到损害,是不值得、不可以的。”

二人来到了朝堂之后,等在庭院里,献子准备吃饭时,问谁在庭院里,他们答道:“是阎没、叔宽在此。”献子就请他们与自己一起吃饭。

一顿饭之间,两个人叹了三次气。

吃饱之后,献子感到十分奇怪,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与自己一起吃饭反而叹气,就问道:“人家说,吃饭时应忘掉忧愁。你们二位吃一顿饭,叹了三次气,为什么呢?”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两个小人,性贪,在饭菜刚到的时候,恐怕不够吃,所以叹气;等到菜上了一半,就自责说,难道主人请我们吃一顿,会不够吃?会不让我们吃饱吗?因此再叹气。等饭菜上完了,希望把自己的小人之心变为君子之心,刚刚满足就行了。所以三次叹气,不要更多的奢求。”

献子听了他们的话,有所醒悟,说:“很好!你们提醒了我。”

于是,就辞谢了梗阳人的贿赂。

南唐升元初年,京城附近干旱,但不久京郊就下了雨,京城却没有下雨。一天,皇上在北苑设宴,招待群臣,烈祖对身边的侍臣说:“京郊下雨,京城却没有下雨,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处理关于商市的官司失当,违背了天意吗?”当时关税很重,商人甚至都不敢经商了。这时,有一名叫申渐高的乐工听到了这话,便趁机以开玩笑的口吻进言道:“雨水害怕抽税,所以不敢到京城来了。”烈祖听后大笑,当即下令免除一切额外的税收,使税收变得合理。

说来也巧,一夜之间,京城及其附近地区就下起了及时雨。

宋宗元评论说,一句话就能够打动君主的心,使天子回心转意,如此看来,不诙谐就不能收到奇异的效果。这种进谏的方法,都是效法晏婴的奇劝巧谏。如果不以幽默的语言说出来,就难以使人接受。

汉武帝(公元前157年~公元前87年)的乳母有一个儿子犯了杀人罪,按律当处死,武帝准备依法办理。

乳母就去请求东方朔帮忙,东方朔对她说:“这不是用语言所能争取的,如果强行要求,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你想要有些帮助的话,我告诉你一个办法,就在你拜见过皇上要离开的时候,时时回头望着皇上,但你一定要记住,千万别说话。这样也许会有一线希望。”

乳母见到了汉武帝后,完全按东方朔所说的去做。

东方朔看看时机已到,于是对乳母说:“你太痴心了,皇上已经长大,怎会想到他吃过你的乳汁呢?”

武帝虽才志雄大,心意坚忍,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下子动了眷恋之情,起了悲切怜惜之念,就赦免了她的儿子。

【评议】

纵观上述的“巧谏”,有的是利用君王的虚荣心,有的是利用君王的个人情感,有的是给足了君王的面子,有的是转弯抹角地讽喻,总之,不是直来直往。其实,君王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心理,普通人因没有合适的条件而无法表现自己的心理,而君王则可以“为所欲为”,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君王之心,实乃“千万人之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