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8041600000059

第59章 战胜人性的弱点·外宁必有内忧

【引言】

俗话说:外宁必有内忧。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如果外部安定了,朝廷内部就要出问题,如果外部总有敌人的侵扰或是在边境上总发生些什么事情,朝廷内部也许就会安定一些。这真是古人总结的经验之谈。且看下面的几个事例。

【事典】

宋真宗时期,李沆作宰相,王旦任参知政事,当时正值西北边境打仗,有时候要忙到很晚才吃饭。王旦感叹道:“我们这些人,什么时候才能遇到天下太平、优游无事的时候啊?”李沆说:“稍微有点忧虑,足可以让人警惕,假使哪天四方安宁,朝廷里未必就不会生出事来。俗话说:‘外宁必有内忧’。这就好比人有点小病,经常在眼前搅扰你,你就知道忧虑而抓紧治疗。我死后,你肯定要做宰相,朝廷也会很快与敌人议和。边疆没有了战事,恐怕皇上又会渐渐生奢侈之心。”王旦听了,不以为然。

李沆还喜欢每天都将四方水旱强盗、乱贼以及忤逆不孝的事情收集起来禀报皇上,皇上脸色抑郁不乐。王旦认为不值得拿这些琐碎的事情去干扰皇上的视听。况且丞相每每禀奏不好的事情,违背圣上的心意。李沆说:“皇上在少年的时候,就应当使他知道各方面的艰难,常有忧虑恐惧之心。不然的话,他血气方刚,不是成天迷恋美女,就是大兴土木、征召军队、建祠立庙。我老了,等不到看见这种情景了,这就是你参政之后的忧虑啊!”

李沆死后,真宗果然与契丹讲和,西夏也向大宋称臣。于是,真宗果然在泰山封岱祠,在山西建宗庙,大肆营建宫殿,搜集研究已废亡的典籍,没有闲暇之日。

王旦亲眼看到了王钦若、丁谓等奸臣的所作所为,但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了。他想进言劝谏,自己已经摆脱不开,如果离开朝廷,而皇上又对他待遇优厚,不便辞官。这时,王旦才认识到李沆的先见之明,不由得感叹说:“李文靖真是一位圣人啊!”

《左传》中记载,晋国、楚国在鄢陵遭遇,范文子不想与楚国决战,他说:“只有圣人才能既无内忧又无外患,我们不是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何不留下楚国对我们的困扰作为外患以戒惧自己呢?”历公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与楚国交战,打败了楚国,回来后越发骄横,重用了奸臣胥童,将三大臣诛戮。后来他自己被嬖臣匠丽所杀。李沆之论,正是据此而发。

【评议】

读到这里,真是令人喟叹不已。看来,人的品行真的不是那么高贵,外边没有问题,自己就要在内部制造一些问题,反正总是要给自己找一些麻烦,不能让自己闲着。

其实,外宁必有内忧,外不宁就一定没有内忧吗?照样有,甚至更多。纵观历史,哪一个朝代不是在内忧外患中灭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