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8041600000086

第86章 历史以成败论英雄·当尔天涯沦落时

【引言】

中国有句俗语,叫作“穷在街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问题是得意时小人趋奉,门庭若市,失意时小人陷害,落井下石。当此之时,还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用前些年的话来说,就是要“看到光明,看到希望”。

【事典】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胡铨被贬到崖州,崖州的军守张生对胡铨百般刁难。胡铨每次向他报告情况时,他总是像押犯人似的把胡铨带到庭下,胡铨都按礼满足了他的各种要求。有一次,张生过生日,还命胡铨为他做了一首五十韵的祝寿诗。在他的治下,胡铨朝不保夕。

当时,黎族人的酋长听说胡铨很有才学,便让自己的儿子拜他为师。有一天,他邀请胡铨到离城三十里的家中做客。一进院门,就看到刁难自己的军守张生被锁在西屋廊下,胡铨不禁大惊。酋长说他作恶多端,要杀掉他,征求胡铨的意见。胡铨说:“那我就直说了。您为什么要让您的儿子随我学习呢?我想主要是要让他知道上下的等级秩序。这个人固然不好,但他是一州之主,要告他的罪状,应当先上诉海南安抚司,再到广西经略司,等他们处理不了时,再到枢密院。因此,我们现在不能擅自杀掉他。”酋长听后,明白了道理,命令军守张生写了一份检讨书认罪,便放掉了他。张生连连头拜谢。

第二天,胡铨从黎族酋长那里回来,张生亲自到门上谢罪,再次表示非常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从此以后,他对胡铨毕恭毕敬,好像对待长者一样。

后来,胡铨被召回京城做了侍从官,孝宗隆兴初,他写下了在崖州时为张生祝寿时所作的《生日诗》给二哥看,并详细地向他二哥讲述了当时的事情。二人十分感慨地说:“假使沦落天涯,身处不幸,就会天天面临死亡。从古到今,被贬之人的遭遇都是一样的啊!”

韩安国,字长孺,梁成安(今河北南部)人,是汉朝的著名将领。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谋反,梁王使韩安国为将,阻住了叛乱的军队,使其不能西进,韩安国在这次平叛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七国之乱被平定后,韩安国由此显名。

当时,汉景帝很年轻,容易受小人的蛊惑,宫廷中的斗争十分复杂,不久,韩安国被中尉公孙诡诬陷,获罪下狱。在狱中,他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污辱,有一狱吏田甲,对韩安国多方凌辱。韩安国被欺负急了,就对田甲说:“足下做事不要过分,你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听后,怒道:“你难道还想复燃吗?如果死灰复燃,我当撒尿浇灭它!”韩安国听后,笑笑不语。

数旬之后,韩安国的情况弄清楚了,皇帝就重新起用了他。因梁内史一职空缺,朝廷颁下诏令,拜韩安国为梁内史。梁王不敢违诏,忙令人将韩安国从狱中释出,授予内史的职务。狱吏田甲听说韩安国被委以重任,想起自己无故欺人之事,吓得不知所措,想来想去,无计可施,准备弃家而逃。

韩安国听说田甲逃走,就派专人对他下令说:“田甲如弃职私逃,是犯了大罪,当诛杀全族!”田甲闻令,更加恐惧,实在无路可走,只得来见韩安国,肉袒叩头,俯首谢罪。韩安国见此,大笑道:“你何必如此呢?现死灰已经复燃,足下何不撒尿浇灭?”

田甲磕头不止,自称该死。韩安国道:“以后不要只知欺人!你要记住,这次暂且饶你,如有下次,定杀不赦!”田甲听后,十分羞愧,深感昔日自己语言轻率,处事短见,连忙称谢不已。韩安国也不再与他计较,让他退去,仍供原职。

韩安国是汉朝的名将,他的雍容大度也的确是值得人们称道的。然而,他对待田甲的态度,多少有点小人得志的意味。他没有处置田甲,没有睚眦必报,好像并不是出于内心的宽怀大度,而是有点沽名钓誉的味道。但比起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来,似乎还是应该值得赞许的。

当时,李广因为被皇帝撤职,在家里闲居了几年,李广和过去颖阴侯的孙子一同摒除人事、隐居山野,住在蓝田南山中打猎。曾经夜里带着几个随骑出门,跟人在田野间一同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守亭的尉官喝醉了酒,大声呵斥,阻止李广。李广的随骑说:“这是从前的李将军!”亭尉说:“现在的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是从前的呢!”就把李广扣留,宿在驿亭下。没过多久,匈奴侵入汉朝边境,杀死了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安国将军。此后韩将军调到右北平,死在了那里,于是天子就召来李广,任命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马上请霸陵亭尉跟他一同前往,到了军中就把亭尉杀了。李广功劳甚大,遭遇也十分值得同情,后人曾有一首著名的诗赞誉他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然而,这件事做得确实是太过分了。李广始终没有能够成为一名大有作为的将军,甚至一生郁郁不得志,恐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性格使然。

倒是汉朝的大将韩信,确实有“大将风度”。韩信在尚未得知之时,备受磨难。实在穷得无法,只得把家传的宝剑拿出叫卖,卖了多日,竟卖不出去。一天,他正把宝剑挂在腰中,沿街游荡,忽然遇到一个屠夫,那屠夫有意给他难堪,嘲笑他说:“看你身材长大,却是十分懦弱。你若有种,就拿剑来刺我,若是不敢刺,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说完,双腿一叉,站在街心,挡住了韩信的去路。韩信打量了一会屠夫,就爬在地下,径直钻了过去。别人都耻笑韩信懦弱,他却不以为耻。其实绝非韩信不敢刺他,因为他胸怀大志,不愿与小人多生事非,如果一剑把他刺死了,自己势必难以逃脱。所以,他审时度势,暂受胯下之辱。后来韩信跟刘邦南征北战,屡建奇功,被封为淮阴侯。他报答了漂母,但并未报复那个屠夫,而是把他找来,叫他当了一名下级军官。韩信所以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将,恐怕与他的胸怀大度有很大关系。

唐朝宰相韦执谊,因故被贬到崖州(今海南岛,当时是极为偏远的不毛之地)做司户。他到崖州上任以后,崖州刺史派他掌管军事,担任军事衙推,在给他的公文中有这样的话:“以前你一直在朝中做官,很熟悉公事,我希望您能协助我处理事务,请您不要担心到这个小地方就无用武之地。”这封信实在很荒唐,很有点小人得志的样子,在当时被人传为笑柄。

宋朝的卢多逊被免去了宰相的职务,贬到崖州时,小军官出身的崖州知州还是想攀他这门亲,便为自己的儿子向卢多逊的女儿求婚。卢多逊不愿意应承这门亲事,尽管自己已经被贬,但还是觉得不够门当户对,尤其是怕别人说他讨好知州。知州便有意无意地当众羞辱他,并打算加害于他。卢多逊无可奈何,最后答应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

其实,人在不得志时的遭遇都是一样的,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议】

所谓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日中则昃,否极泰来。在人的一生中,世事运转,殊难逆料,得志时不可得意,失意时不可失志,方是英雄豪杰的当行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