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8041900000094

第94章 书生与政治·以柔忍克刚强的为官之道

【引言】

在中国传统官场上,谦让往往是一条重要的制胜之道。但谦让不是逃避,而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从本质上来讲,它还是一种策略。只是如果运用得高明,运用得不露痕迹,就会使人觉察不到是在使用策略,而只会使人感觉到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以柔忍克刚强,不仅能使自己得到别人心悦诚服的拥戴,往往还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事典】

魏文侯五十年(公元前396年),文侯卒,子武侯立。武侯即位不久,欲设置相国。吴起因自文侯起便镇守西河,声名甚大,自恃功高,以为能当上相国。不料,魏武侯却拜田文为相国,吴起很不服气。有一次,吴起见到田文,想同田文比功评理,便对田文说:“请允许我跟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知其来意,随口答道:“可以。”吴起理直气壮地说道:“统率三军,使士卒舍生忘死,勇往直前,敌国不敢谋魏,您和我相比,谁高明一些呢?”田文非常谦逊答道:“我不如您。”吴起接着问道:“管理文武百官,使万民亲附,仓储钱粮充实,你和我相比谁强?”田文照样答道:“我不如您。

”吴起继续问道:“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东向,韩国和赵国归附于魏,您和我相比谁高明?”田文依旧答道:“我不如您。”讲到这里,吴起不服气地质问田文:“这三者您都处下风,但却为相国,官位凌驾于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不慌不忙地反问道:“武侯年少即位,国内尚不安定,大臣们还未俯首听命,百姓也未信服崇拜,当此之际,请您考虑,是把军国大事托付给您好呢?还是托付给我好呢?”吴起见田文态度谦和,不急不恼,心中的不平之气早已减了一半,又回想起平日田文的功劳及为相后的所作所为,认为田文的确是相才,便服气地对田文道:“还是把军国大事托付给您好。”田文此时才正面回答吴起道:“这就是我的职位处在您上面的原因啊!”听了此话,吴起十分自愧才能不如田文,便公开向田文道歉服输,两人言归于好,同心协力,共同辅佐魏武侯,遂使魏国称雄于一方。

在春秋战国时期,鲍叔牙让贤是著名的一例。鲍叔牙和管仲原是好朋友,二人相互之间十分了解和推重。后来两人分别辅佐齐襄公的儿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齐襄公死后,兄弟俩争位,进行了火并,管仲曾偷偷地射了公子小白一箭,幸亏衣带钩挡住,小白才未丧命。公子小白即位后,鲍叔牙为了齐国能够得到管仲这样的人才,劝说齐桓公(即公子小白)攻打鲁国,设计从鲁人手里要回管仲。后来,因为鲍叔牙在齐桓公即位及其他方面立有大功,齐桓公要拜他做相国,鲍叔牙真诚地推辞说:“我在五个方面不如管仲。第一,对待百姓宽容柔和,替他们着想打算,我不如管仲;第二,治理国家而又能使大权统一在君王手里,我不如管仲;第三,讲究信义,能够受到百姓的真诚拥戴,我不如管仲;第四,制定礼仪制度,让四方百姓都来效法遵守,我不如管仲;第五,亲临战场擂鼓进军,使战士勇气倍增,我不如管仲。我和管仲有这么多的差距,您为什么要拜我做相国呢?您如果想成就霸业,非重用管仲不可。”桓公听信了鲍叔牙的话,重用了管仲,终于得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鲍叔牙让贤”也成了千古佳话。

晏子也是齐国的名相,就是对当时的各个诸侯国来说,也是拔尖人才,可他并不因此而骄傲。一次,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的使者来了,晏子就留他吃饭。因为没有多余的饭,晏子把自己的饭分了一半给他,使者和晏子吃了之后,都觉得不饱,使者回到齐景公那里,说明了这一情况,齐景公觉得晏子太贫穷了,就送他千金让他专门来招待宾客,晏子并不接受而是婉言谢绝了。齐景公很不理解,就问他说:“先君齐桓公赏赐了管仲那么多东西,他都接受了,我送你仅千金,你为什么推辞呢?”齐景公在这里把晏子比做管仲,晏子应当是很荣幸的,可晏子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管仲当年受赐是不对的,管仲当年错的,我要改回来,所以我不受赐。”管仲虽然在政绩上远比晏子著名,但管仲也有很多的缺点,如贪爱财物,僭越礼节等等,应该说,晏子对管仲的批评是正确的。

汉文帝初年,陈平做丞相。陈平和周勃都是跟随汉高祖刘邦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军,只是陈平的功劳比周勃的大,所以才由陈平当丞相,可后来周勃率兵诛杀诸吕,恢复了刘姓的汉室江山,功劳又比陈平大了。陈平想把相位让给周勃,就假装生病不去上朝,汉文帝觉得很奇怪,就前去问讯。陈平说:“随高帝征战时,周勃功不如我;现周勃诛杀诸吕,保住汉室,我功不如周勃,所以愿意把相位让给周勃。”结果使得汉朝的内阁班子十分稳固和团结,陈平也自得其所。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周瑜是一位很年轻的将领,因曹操率军来犯,东吴孙权才破格提拔,让他做水陆都督,率军抵抗曹操。周瑜年纪小,资历又浅,所以有些老将就不大服气。特别是程普,屡次给周瑜难堪,但周瑜以国家大局为重,“折节事之”,团结了众将,与刘备联合,终于击败了曹操。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属江苏省)人。为人忠厚,富有智计,并且能容让别人,不计恩怨。

会稽太守淳于式大概是觉得陆逊年轻却又地位很高,自己有点儿妒忌,对陆逊有点儿不满,就在暗地里给孙权写了一封告状信,说陆逊在打仗时向百姓征收物资超过了规定的数量,使当地的百姓忧虑不安。

战事结束后,陆逊回到孙权身边。孙权将淳于式的信拿给陆逊看,陆逊看了,沉默不语。孙权又问淳于式的为人和表现怎么样,陆逊却极力称赞淳于式,说他对自己的工作十分尽心,是个尽职尽则的官吏。孙权奇怪地问陆逊:“淳于式在背后告你的状,你却在背后赞扬他,这是为什么啊?”陆逊回答说:“淳于式告我的状,虽不完全符合事实,事情讲得有夸大的地方,但他的动机是好的,是为了维护百姓和国家的利益,他没有什么大错,应该值得肯定;如果他告了我的状,我就在您面前讲他的坏话,那就会形成互相攻击的局面,不仅不利于官吏之间的和睦和国家的安定,我恐怕也不是一个正派的人了。”孙权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很钦佩陆逊的为人,说:“你真是个忠厚的人,胸怀如此宽阔,一般的人是很难做到的啊!”

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刘备为了替自己的义弟关羽复仇,领兵征讨,顺江而下,进攻吴国,吴国的形势十分严峻,许多大将都感到害怕。孙权知道陆逊有才能,就命令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朱然、潘璋、宋谦、孙恒等人的五万大军抵抗刘备。

陆逊很年轻,在他所统率的各部队的将领中,有的是孙策的老将,有的是皇亲贵戚,资历比陆逊老,地位比陆逊高,而且陆逊当时还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可以让众人心服口服,因此,在前期准备的时候,将领往往不听陆逊的指挥,各行其是。陆逊知道,如果这样下去,非遭受损失不可。在一次战斗之前,又有几位老将军不服从军令,同陆逊争论起来,各持己见。陆逊没有办法,只好以手握剑,十分严厉地说:“你们应该知道,刘备是闻名天下的英雄,连曹操都很怕他。现在刘备的军队已侵犯了我们的边境,大敌当前,我们应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抵抗刘备。你们各位将军都是身负重任的人,是国家的栋梁,而现在却不听指挥,这样会危害国家的,实在不应该。我虽是书生出身,勋业、资历、威望都不如各位老将军,但我已受命指挥大军作战,国家予我重任,是相信我能不负重托,团结大家完成使命。国家委屈各位将军,也是相信各位能够接受我的指挥,每个人都应承担自己的责任,没有理由推辞。否则如何对得起国家的恩惠呢?”面对这种情况,陆逊没有采取强行压制的方法,而是宽怀大度,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做法来使将领听从指挥,这在当时应该是一种高明的做法。

最后,陆逊严肃宣布,如果有人敢违抗军令,他必定依法惩处。将领们听了这番恩威并施的话,才逐渐地听从指挥。

陆逊在战争中能够韬光养晦,不为一时一地的利益所诱惑,虽然年轻,却十分稳健,指挥得当。他利用刘备的失误,用火攻的办法烧了刘备的营寨。结果连破刘备四十多个军营,蜀军将士死伤数万人,使刘备退到白帝城,最后死在那里。

战争结束后,大家才认识到了陆逊的才能,那些老将们才真正口服心服了。自此以后,陆逊在吴国建立了稳固的威望。

事后,在总结与蜀国作战的经验时,孙权问陆逊:“在击退刘备的战役中,你遇到了将领不听指挥的问题,当时你为什么不把情况报告给我,让我下命令呢?”

陆逊回答说:“各位将军都是国家的功臣,要依靠他们创建大业。您对我如此信任,交给我的重任和我的才能很不相称,但为了对国家有利,我能做到忍辱负重。春秋战国时期,蔺相如能容忍廉颇,我和他们相比,还相差很远呢!再说,如果由您来下命令,将领们虽然表面上服从,但那只是服从您,但从心里还是不服从我,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孙权听了,连连称赞:“说得好,做得对!”于是聘任他为辅国将军,封他为江陵侯。

陆逊在面临老将军们蔑视小看他、不听指挥的困难情况下,忠厚待人、忍辱负重,不以统帅自居,以谦让得人情,以才智服人心,实在是难得的将领。

谦让往往和虚伪相纠结,有时很难分清哪是谦让、哪是虚伪,或是真诚的谦让被人有意无意地看做虚伪,虚伪的推辞也会被看做是真诚的谦让。尽管这样,历史上那些为了大局或是出于个人的品德而真诚谦让或是真诚让贤的事例还是为人们所认识、所称道,一直流传至今。

【评议】

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这意思是说谦逊退让往往会得到好处,而骄傲自满却往往招致灾祸。古人的谦让之风是值得我们效法的。我们当然不是提倡回到古代去,身穿长袍马褂或是头戴高帽,脚蹬草履,也无意厚古薄今,不过是想“以古为镜,可以明得失”罢了。

真正有道德、有本领的人是不怕别人不服的,问题是很多“领导”没有道德和本领,只好用强力来压制,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其实,我们这个民族还是十分善良的,如果“领导”确实在道德本领上比一般的百姓高出一筹,百姓一般都是心悦诚服的,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百姓也会原谅。才德兼备的“领导”并不多见,“才”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改变,但“德”主要靠后天的修养而成,因此,以德补才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就像所谓的勤能补拙一样,以道德的力量来团结大家,凝聚大家,发挥大家的作用,把事情办好,应该是很多“领导”都可以做到的。然而,历史和现实中的情况往往与此相反,德才皆无的人遍地都是。不过,应该看到的是,也正是历史和现实如此,我们才来说上述的这番话,这正表现出了现实与理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