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8042100000046

第46章 大才与小才·小人难成大事

【引言】

阴谋固然有用,有时甚至起大作用,但只搞阴谋却不能成大事,更不能长久。君子与小人相处,肯定是小人占便宜,君子受损害,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君子不逞一时之志,却能赢得久远。何也?道理并不复杂,如果遍地都是小人,不要说朝廷,就是这个世界也难以维持了。所以,小人可与图小利,可与图一时,不可与之图大事,图长久。

【事典】

东汉时期的班超是一个有胆有识的人物,他本来很有文才,原是打算与弟弟班固一起修撰《汉书》的,但后来发现“百无一用是书生”,便毅然决然放下手中的笔,投身到军旅生涯之中(投笔从戎),成为汉代有名的将领。

有一次,他被派去出使西域,到了鄯善的国境内,鄯善王十分礼遇班超一行,但没过多久,态度就变了。班超告诉属下的官员说:“你们是不是觉得鄯善国招待我们的态度变得不够周到了呢?这一定是匈奴有使者来的缘故,他们想讨好匈奴,所以鄯善国王犹豫不决。明眼人能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看得很清楚,何况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呢?”

于是召来当侍役的鄯善国人。经过讯问,侍役害怕,就照实说了出来。果然如班超所预料。班超就先将侍役关了起来,会集属下的三十六人,对他们说:“你我都在鄯善国的域内,现在,匈奴的使者到了鄯善,才不过几天,鄯善对我们的态度就变了。如果让鄯善俘虏了我们,送给匈奴,我们可能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了,怎么办呢?”

属下都说:“不论生死,我们都听令行事。”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趁着夜色,用火来迷惑匈奴的使者,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他们一定会很惊慌,那我们就可以将他们歼灭了。一旦匈奴的使者被歼,鄯善自然害怕,就不得不顺从我们,与汉朝交好,我们的大功也就告成了。”

于是,班超率领属下,奔向匈奴的营地。当天,恰好刮大风,班超下令十个人带鼓,藏身在匈奴使者房舍的后头。共同约定说:“看到火起,然后击鼓大叫,其他的人都拿着弓弩伏在匈奴使者所住房屋的旁边。”

班超顺风放火,营地前后响起了一片鼓声和喊声,匈奴使者大惊。班超亲手杀了三人,属下杀了匈奴的使者及其手下的三十余人,其他大约一百人,都被火烧死。

第二天,班超见鄯善王,拿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鄙善全国上下都惊恐异常,于是交出王子作为人质,死心塌地地向汉朝归顺。

汉朝投笔从戎的班超是一位不拘小节,能成大事的人,但明朝的佞臣江彬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能成大事的小人。

江彬是明武宗时期的著名的佞臣,武宗在位时,江彬蛊惑皇帝,为所欲为,朝廷众臣对他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但苦于武宗的庇护,找不到机会。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明武宗突发急病,猝然去世,朝中只有几位大臣知道此事。当时,张太后一直守候在身边,她见武宗咽气,严令任何人不许外传,禁宫不许随便出入,严密封锁了消息。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南方宁王的叛乱刚刚平定,朝中的江彬等奸佞之徒早就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发动宫廷政变。如果他们提前知道了武宗死去的消息,必定要发难。

当时最主要的问题是让新皇即位,以定人心,造成既成事实,使江彬等人无从下手。张太后在考虑了当时的情况后,立即召来大学士杨廷和,商议立储之事。杨廷和是太后的心腹之臣,他对朝廷的形势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他听完太后的话,便示意太后屏退左右,然后悄声说:“江彬狼子野心,谋反之意已昭然若揭,路人皆知,他若得知皇上晏驾,必会勾结外藩,里应外合,兴兵作乱,如果事情发展到那一步,就将不可收拾。请太后要早作防备!”太后感到心中无底,忙问:“那该如何是好?”杨廷和说:“如今首先要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先定下大计,等新皇登基后,其他再慢慢图之。”太后听了,马上着手安排此事。

杨廷和与内臣商议后决定,以皇帝遗诏的名义立兴献王世子朱厚骢为帝,即明世宗。然后,由太后发出懿旨,告谕群臣,宣告了新皇即位的诏书。紧接着,杨廷和又以先皇遗诏的名义,解散了由江彬训练主管的威武团练营,将招来的边兵一律发放银两遣散归乡。这样,朝中的人心安定下来了,江彬的势力也削弱了,起码,江彬等人如果想利用自己的军队在朝中发难已经办不到了。

江彬可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直到朝廷中的一切安排停当,他才得知武宗已经去世,自己统领的团练营已经被取缔遣散。他先是大吃一惊,但并没有当机立断,或是背水一战,或是逃走,而是恼恨地说:“皇上真的归天了么?他们如此瞒我,又削我兵权,真的是要反了!”都督李综到还算清醒,在旁边说:“太后及朝中的大臣这样封锁消息,恐怕对我们早有戒备,很可能是一切都筹划妥当了。当下之计,不如先下手为强,立即调兵起事,如果侥幸成功,自然最好不过;万一事败,还可以撤到塞外,保全自己的势力,将来另作打算。”

江彬听了他的话,犹豫不决,即传来死党许泰商议。许泰也听说了此事,正拿不定主意,他踌躇再三,对江彬说:“杨廷和老奸巨猾,他们既敢遣散团营的兵马,想是对我们早有防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必已作好周密的部署,有恃无恐,我们千万不可草率从事!依我之见,还是慎重为好。”江彬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表示同意,说:“应该先探探虚实,再行动不迟。”许泰自告奋勇地前往打探。

许泰从江彬处出来,就直奔宫中,半路上恰巧和杨廷和相遇。杨廷和察言观色,一下就猜到许泰的目的,便将计就计,引江彬等人上钩。他故意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和颜悦色地说:“您来得正好,皇帝猝然晏驾,头绪纷繁,忙得我们几个不可开交。本想邀诸公进宫商议皇帝遗诏上有关罢团营、遣边兵一类的事,但事情紧急,不容商议,又考虑到此事涉及到江提督,怕江提督一时难以接受,故未敢惊动诸公,望多多包涵!”许泰听了这番诚恳的话,心中反而安定下来,忙说:“江提督也正挂念此事,让我来探问一下,不知一些军国大事是怎样定夺的?”杨廷和机智地回答说:“奉太后之旨,已去迎立兴献王世子了,但路途遥远,还需要多日才能迎到。皇帝新逝,国事纷繁,我们几个人才德绵薄,请您务必转告江公,希望能与诸公同来,商定机宜,共辅新皇登基。”许泰听到这里,已经全无疑虑,满口答应而去。

杨廷和料定江彬一伙会中计,就立即召集司礼监魏彬及太监张永、温祥,四人共入密室商量对付江彬等人的办法。杨廷和说:“迎立大事,在太后主持与诸位公公的鼎力相助下,已圆满解决了,可免此一虑。但大患在即,并未消除,社稷仍有危难,我们几位大臣势单力薄,恐难独撑局面,只好仰仗各位先帝近臣,希望各位援手,挽乾坤于既倒,建奇功于后世。”魏彬听了,还不敢确定是什么事情,试探着问道:“今杨公所说的大患,莫非指那‘水木’偏旁的人么?”杨廷和还未回答,张永接过话题,斩钉截铁地说:“何不从速诛杀此奸贼?”杨廷和拱手说:“过去诛杀刘瑾奸党,就计出张公,为社稷立下了不世之功,如今又要仰仗您老人家的神机妙算了。”张永微笑不答。杨廷和又将与许泰所言重说了一遍,然后对他耳语说:“这般,这般,可以么?”张永点头称好,再转告魏彬、温祥二人,二人都拍手赞成。于是计议已定,他们就去分头准备。

次日,江彬带着卫士,跨马进宫,准备到武宗灵前哭祭。魏彬等人事先在宫门等候,见江彬来到,便立即上前恭迎,客气地说:“江公,请稍候!坤宁宫刚落成,物事尚不齐备,正要安置大殿上的兽吻,昨天已奉太后旨意,让几位近臣及工部前来致祭。江公是朝廷重臣,来的正巧,可一同前去祭拜。”江彬听说是太后的懿旨,说:“太后旨意,理当遵从!”魏彬假装去通报,在宫中转了一圈,捧着早就造好的太后的懿旨出来,宣读了令提督江彬等恭行祭典等语。江彬领旨,换了丧服,入宫祭拜武宗亡灵。

江彬祭罢出宫,被太监张永拦住说:“我已在此守候多时,专门为提督大人备下酒席,请务必赏光!”说完,拉着江彬的手就走。江彬推辞不过,只好随张永到室内饮酒。

酒过数巡,江彬已有几分醉意,正想打听宫中的事,却突闻太后旨到,要立即将江彬拿住。江彬此时才知中计,他推案而起,随手扔掉酒杯,飞快地向外奔去。跑到西华门,发现宫门已上锁,又转身向北飞奔,将近北安门时,远远望见城门开着,刚要穿门而出,却被四处埋伏的守城卫兵团团围住,门卫官大声说:“奉旨留下提督,不得擅自出宫。”江彬叱道:“你们奉的是哪家的旨?分明是谋害先帝功臣。还不快让开!”不等江彬说完,众兵士一拥而上,将他掀翻在地,捆了起来。

江彬被逮以后,大事已定,他的同党许泰、李综等人相继被下到狱中。不久,江彬就在闹市中被车裂处死。

【评议】

小人只图小利,图歪利,胸中无大局,无整体,因此也就没有做事的气魄。江彬空有把持朝政的野心,但因自己是奸佞之臣,终究无法取得朝中贤良的支持。而更为愚蠢的是,他在冰山已倒之后,居然还存有幻想,实在是不可思议。其实,也不是江彬一个人这样,凡是小人几乎都是这样,小利蒙心,私欲蔽智,要想让他们保持理智的头脑,那实在是没有可能。所以,小人只能玩小把戏,难以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