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
8042300000029

第29章 仁德政治阳谋阴谋·秦朝灭亡与汉朝的兴起 (1)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灭亡与汉朝的兴起是十分重大的事,秦朝结束了中国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度,实行了郡县制,实现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然而,秦朝二世而亡,为汉朝所代替。汉承秦制,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在汉朝得到了完善和发扬光大。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在汉朝得到了确立、巩固和发展。另外,秦朝的灭亡导源于陈胜、吴广大起义,再加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楚汉相争,使这一段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历史而一直散发出诱人的魔力。

下面,我们将秦朝灭亡与汉朝的兴起加以整理,突出其主要的历史事件,梳理出一个大致的纲要,以便窥见这一历史阶段的全貌。

【事典】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不久,陈胜自立为楚王。部将张耳、陈余进谏陈胜说:“将军您冒着身家性命救天下百姓于水火,现在刚到陈地就自立为王,这就让天下人猜疑,会认为您把天下财产纳为己有,这样就会对您造成不利的影响。现在,您不如立六国后代为王,让他们自树党羽,您向西进攻,不必交战就会势如破竹。诛戮残暴之秦,据守咸阳,传令诸侯,天下就可以掌握在您的手中了。”陈胜拒绝了这一建议。

沛地人杀掉地方长官,立刘邦为沛公。当时,项梁驻于薛地,刘邦前去跟随他,一起立楚怀王的孙子为义帝。范增曾劝说项梁说:“秦灭六国,六国中以楚国最为可怜。自从楚王入秦,从此未见返回,天下百姓都怜悯他。所以说‘楚国哪怕只剩三户之地了,也依然足以灭掉秦朝’。现在,陈胜起义,不立楚国后代,自立为王,其势绝不会长久。您从江东造反,楚地人纷纷归附您,是因为他们认为您家世代是楚将,必将立楚国后代为王。”项梁听从建议,立楚怀王孙子能心为怀王。他们约定,先攻进咸阳的就做关中王。

项梁的军队在定陶被秦将章邯打败,项梁被杀。章邯认为楚军不堪一击,于是向北攻打赵地。楚王派项羽率军解救赵地,派沛公向西入关。沛公攻打宛城,宛城降服。沛公在攻打宛城时,一时急攻不下。沛公想舍弃宛城向西进兵。张良进谏说:“前有秦兵,后有宛兵,如果此时向西,恐有危难。”于是,沛公继续攻打宛城,太守几欲自杀。

太守手下有一个舍人叫陈恢,逃出城来见沛公说:“宛城官吏害怕降服后死路一条,他们才破釜沉舟,坚守宛城。如果这样攻打下去,将军手下必定死伤无数,恐怕不是良策。如果将军撤退,宛兵就会乘势追击,将军就会失掉先进咸阳为王的机会,也是后患无穷。当今之计,不如招降宛城,封赏宛城将领,然后向西入关,其余各城必闻风而降,将军将无所阻拦。”沛公采纳了这一策略,获得了成功。

沛公随后攻打武关,大败秦军。后来,宦官赵高杀了秦二世,立子婴为皇帝,派兵守驻在武关。张良劝说沛公说:“秦兵依然很强,切不可轻敌冒进。当今之计,不如一方面多插旗在各山上迷惑秦军,一方面派郦食其用贵重的礼物贿赂秦将。”当时,秦朝将领想联合沛公向西攻入咸阳,沛公也想接受这一建议,但张良进谏说:“这也许只是秦将领的主意,恐怕士兵不会服从。士兵不从,势必有危险。不如乘着秦兵疲劳之际攻打他们。”于是沛公继续攻打秦军,获得大胜。沛公进入咸阳后,与秦人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秦人想交好沛公,进献牛肉美酒,沛公一一拒绝。秦人于是认为沛公有德行。沛公此时以重兵坚守武关,想称王关中。当时,项羽已在黄河以北大败秦军,闻讯即率军四十万到达鸿门,想在天明时攻打沛公。沛公在“鸿门宴”上得项伯之助,得以逃脱。于是,项羽称王。

项羽诛杀了秦王子婴,向东定都彭城。封沛公为汉王,统治了汉中。刘邦不愿去巴蜀,想攻打楚国。萧何进谏说:“巴、汉地势虽然险恶,但到底比死要好得多。《诗经》上说,‘天汉’这个称呼很吉利。只有像汤武这样的圣人才能屈居一人之下,高居万人之上。希望大王驻守汉中,安抚百姓,结纳有志之士,先平巴蜀,再定三秦,如此就可以取天下了。”沛公就到巴蜀就任了。

韩信觉得项羽不是成大事的人,就从项羽那儿跑出来,跟随汉军入巴蜀。当时他尚没有名气,萧何与韩信多次接触后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就推荐给汉王。汉王遂拜韩信为大将。

汉王问说:“萧何说将军足智多谋,请问将军,怎么才能让我成就大业?”韩信说:“当今天下,唯有项羽足以与大王争天下。在勇敢、彪悍、仁义、强大这几方面,大王自觉与项羽比怎么样?”刘邦沉默许久说:“不如项羽。”韩信说:“大王所言极是。但是凭我对项羽的了解,可以断定,项羽之勇不过是匹夫之勇。他虽然力能举九鼎,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但不善用手下有能力的将领。项羽的仁义也不过是妇人之仁,他对普通士兵说话,温和谦恭,士兵生病时,他在一旁哀痛哭泣,把食物分给病人。但是,到真正用人打仗时,应当封赏的时候却又不肯封赏。项羽称霸天下,不定都关中,却定都彭城,背弃与义帝的盟约,任人唯亲。诸侯多有不满。项羽还把义帝放逐到江南,这样一来,上行下效,各诸侯也放逐自己的君主,自己在土地富饶的地方称王。

项羽军队所过之处,生灵涂炭,怨声载道,老百姓看似归顺,其实早已埋下怨愤叛乱的种子,只是迫于暴力,勉强顺从罢了。所以说,项羽的强大只是表面现象,他已经失去了民心。假如现在大王反其道而行之,任人唯贤,还有什么不可以攻打他!用天下的土地分封给有功的人,谁还会不服从您?让那些想东归的士兵攻打东方的敌人,还有谁打不败?而且三秦之地的诸侯都是秦朝旧部,他们率领秦朝的士兵已有多年,手下战死无数。现在他们欺骗部下,投降项羽。之后到新安,秦兵除邯、欣、翳三人得以逃脱,其余二十多万人全部被项羽用计活埋。秦地百姓已对这三人恨之入骨。现在,三人虽被楚国分封为王,但已失民心。大王您一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秦朝的严刑酷法,与人约法三章。老百姓都想让您当关中王,更何况按照先前的约定,大王称王关中也是理所当然。老百姓都明白这一点儿。现在,项羽把大王逼至汉中,秦地人对项羽都怀着抱怨不满之心。只要大王举兵向东,三秦之地就可以通过传檄而定。”刘邦认为有理,采纳了韩信的建议。

刘邦当初到巴蜀上任时,张良送至褒中,就劝说:“大王不如烧掉所有栈道,以向天下表示毫无归还关中之心,以此来迷惑项羽。”刘邦这才派人回去,烧掉了所有栈道。楚王项羽对刘邦也就完全放心了。

田荣对项羽怀有私愤,因为他不立自己为王。于是杀掉齐王田市,自立为王。项羽十分气愤,就率军灭了齐国。项羽拜吴地县令郑昌为韩王,攻打汉王。张良送信给项羽说:“汉王失掉了关中王的职位,已经到蜀就任,决无二心。”又把齐王谋反的信给项羽看,说:“齐想灭楚。”项羽因此向北攻打齐王田荣,却放弃攻打刘邦。不久,项羽派遣英布在郴地杀死义帝。

刘邦闻讯后,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为义帝大办丧事,披麻戴孝,哀吊三天,并把此事遍告诸侯。当时的耆宿董公对刘邦说:“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师出无名,事情不成,只有让天下人明白对手是贼寇,人民才有可能归服。项羽先放逐了义帝,而后将其杀害,可谓惨无人道,天下人共恨之。仁义并行,不靠武力,才能让天下人心悦诚服。您把这件事遍告诸侯,再行东伐,实为义举,四海之内莫不称是。”汉王认为有理。

趁项羽去攻打田荣之机,刘邦率诸侯军队五十六万人,向东攻楚,攻破了彭城。项羽闻讯后,留部下继续攻齐,自己率三万精锐部队回师攻打刘邦。二人在彭城下展开了会战。汉军惨遭失败,奔出梁地,退出虞地,刘邦问左右大臣说:“谁能够出使淮南王,劝英布举兵叛楚。如此,楚军滞留在齐国,几个月后我就可成大业了。”

于是,大臣随何出使淮南,劝说英布背叛楚王。随何对英布说:“汉王派人敬进书信与大王,只是不知大王与楚王是什么关系?”英布说:“是我向楚称臣。”随何说:“大王您与项羽本同是诸侯,但您对楚王称臣,想必您认为楚王强大,是可以依附的了。楚王攻打齐国,亲自背着版筑,身先士卒,大王您应该倾力出动,亲自为将,作楚王的先头部队。可是您现在才派四千兵士协助楚王,既然对楚王称臣,怎能这样做呢?汉王攻打彭城,当时项羽尚未从齐国撤军,大王就应该倾尽兵力北渡淮河,与汉军作战。但实际情况是您却拥兵不动,隔岸观火,楚之臣子能这样做吗?看来大王向楚称臣是假,想从中渔利恐怕是真的,我私下为大王担心。

大王不背弃楚王,是认为汉王势力弱小。楚兵看似强大,却是不义之师。目前,汉军发展迅猛,兼并诸侯,囤积军粮,加强工事。楚军将士,深入敌国千里之遥,后继无粮,攻城不能克,守土又鞭长莫及,楚军必定失败。即使楚军胜了汉军,诸侯害怕楚国,也必定相互联结起来救助汉王。因此形势显而易见,楚王前途不如汉王。大王您不依附有前途的汉王,却向楚称臣,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大王的军队虽不能消灭楚军,但大王倘发兵叛楚,项羽不得不停留齐地,几个月后,汉王得取天下易如反掌。所以大王不如率军归顺汉王,汉王一定大有封赏。希望大王您认真考虑。”英布听了,觉得十分有道理,就说:“就听您的吧!”于是暗地答应叛楚归汉,却不泄露半点风声。

这时,楚王的使者恰好到了淮南,急催英布发兵。随何闻讯,径直当面对楚王的使者说:“九江王已归顺了汉王,楚王凭什么命令他发兵救急!”英布听了随何的话,惊恐万分。楚王使者一走,随何就对英布说:“事已至此,不如暗杀了楚王使者。大王立即归顺汉王,与汉王协力,攻打项羽。”英布只好按随何所说的做了,杀掉使者,发兵攻楚。

汉王到了荥阳,派韩信攻打魏王豹,活捉了魏王。汉王问:“魏王的大将都有哪些人?”郦生回答说:“柏直。”汉王说:“此人太年轻,还比不上韩信的骑兵将领冯敬,灌婴的步兵将领项他,也比不上曹参,有他们在,我没什么好担心的。”汉王任命韩信攻打魏王。韩信进兵,摆开船只要渡江,魏王聚集兵力抵挡。结果韩信命士兵用一种木制的浮器渡过了江,偷袭安邑,俘虏了魏王豹,随即进兵攻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