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政治不平等,言论必然没有自由,即使有言论,恐怕也是“有所求”、“有所怕”。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可谓意味深远。
【事典】
齐国的国相邹忌身高八尺有余,是一位相貌奇伟英俊的美男子。一天早晨,他穿好衣冠上朝,一边照镜子一边对夫人说:“人家都说城北的徐公美,你看,我跟徐公相比,哪一个长得更英俊呢?”他的夫人回答说:“当然是你长得英俊潇洒,徐公怎能跟你比?”所谓城北的徐公,是齐国著名的美男子。邹忌听到他的妻子说他比徐公还美,连他自己也不太相信。于是就问自己的妾说:“我跟徐公谁长得英俊?”妾回答说:“徐公怎能和你比。”第二天,有客人来访邹忌,邹忌跟客人谈话时,他又问客人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回答说:“徐公当然不如阁下漂亮啦!”
第三天,徐公来到邹忌家,邹忌仔细看徐公,再比一比自己,自认为并不如徐公美;再对着镜子仔细看看自己,也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到了晚上,邹忌躺在床上思索,并且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妻子之所以说我英俊,是因为她爱我,我的妾夸赞我,是因为她害怕我,客人也说我英俊,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时对齐威王说:“臣确实知道远不如徐公漂亮,但是由于臣的妻爱臣,臣的妾怕臣,臣的客有求于臣,于是他们就都夸赞我比徐公英俊。如今齐国地方千里,是个有一百二十座城池的大国,宫娥都爱君王,而朝廷群臣都怕君王。由此可见,君王一定被人蒙蔽得很厉害。”齐威王说:“贤卿的话很有道理。”
于是,齐威王立刻颁布诏令说:“从今以后,凡是齐国臣民,能够当面指出寡人过错的,可接受‘上赏’;上书直谏寡人过错的,可‘中赏’;能在街头巷尾批评寡人过错的,可‘下赏’。”
这道诏令刚一公布,群臣就争相进谏,王宫门前尤如市场一样,几个月以后,还经常有人向朝廷进谏。一年以后,想要进谏的人已经无话可说了,因为所有的意见都已经献给朝廷。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个消息后,都纷纷派使节前去朝拜,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在中国历史上,臣下敢于直言进谏、君主从谏如流的事是很多的,但能够像齐威王那样敢于让天下百姓直言进谏的事还是不多见的。在这一点儿上,齐威王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邹忌能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齐王,让他明白自身处于蒙蔽之中。邹忌也因为这一次对齐王的讽谏而名垂青史。
【评议】
“我的妻子之所以说我英俊,是因为她爱我,我的妾夸赞我,是因为她害怕我,客人也说我英俊,是因为他有求于我。”这是一种多么深刻的反省啊!不平等便必然“有所爱”、“有所怕”、“有所求”。“有所怕”就不会有真实的言论,没有真实的言论就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齐王虽然一时纳谏,但不代表他永远纳谏,更不代表别人纳谏。因此,再深刻的自我反省也是不可靠的,只有建立了平等的制度,才不会有妻妾与臣民对丈夫与君王的畏惧,才会有真实可靠的言论,也才会有公正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