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大明帝国
89452700000040

第40章 驸马求职

官学朱钲自然很在意,毕竟教育是国之根本,而内阁挑选学士的时候,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这三位也是板上钉钉的学士人选。

不过这件事也已经进入到正途当中,朱钲插不上手,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接下来的几日,罕见的一番风平浪静,那些藩王世子们领取完朱钲给予的赏赐之后便匆匆的离开,距离比较近的鲁地早已经到家。

不过根据东厂传回来的消息,鲁王府并没有任何的动静,就是鲁王府的几个支系,这几日好像心情很不错的样子。

很明显,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

几天的时间,粮商们普遍的瘦了一圈,他们之前凑措的几百万两银子,大约有一百多万两是借的印子钱。

什么叫印字钱?就是高利贷!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印子钱,因为敢在京城放印子钱的八成都是那些勋贵。

现在勋贵们自身难保,自然想着把钱先都收回来,偏偏这个时候……

京城六大粮商齐聚一处偏僻的私宅里,而他们对面郝然是一名蓝色曳撒太监圆领袍的年轻太监。

此时,年轻太监面容和睦,而对面的六大粮商脸色则非常的难看。

“这件事本应该由粮行的掌柜出面,但是最终是杂家过来的,相信里面的意思你们很清楚。”

“杂家的身份也可以告诉你们,杂家来自东厂,奉的是提督公公的命,这些年你们手里的那些事,你们自己最清楚。”

“两条路,100万两把你们手中的粮食连同铺面卖给粮行。”

“第二条路要简单的多,你们跟我回东厂!”

伴随着年轻太监的轻笑,粮商们的脸色越发的苍白,他们很清楚进东厂的结局是什么,他们不是什么大恶之辈,可是这些年做的坏事没有一箩筐也有一鱼篓,进东厂容易,出来估计就是躺着了。

不过100万两……这还不够他们还印子钱。

可是现在他们还有的选择?

卖给其他人?粮行的低价出售让京城的粮食已经处于饱和状态,除非是等到明年,否则买粮的也就是零星的一些百姓。

手中这数百万石的粮食,靠着这么卖,什么时候能够卖完?粮食可不是其他的东西,放不了太长的时间,尤其他们没有粮仓的情况下。

酿酒?现在城门都出不去,怎么酿酒?城里都是一些小作坊私人酿酒坊,一共才能要多少粮食?

现在不是价值多少的问题,而是除了粮行,没有人会买他们的粮食。

“我们,我们再好好的考虑考虑!”一名粮商犹豫的说道。

年轻太监轻笑一声:“你们只剩下一天的时间,希望你们抓住这个机会!”

说完,年轻的太监起身,六大粮商瞧见这一幕也急忙起身,不过年轻的太监并没有再看他们,直接迈步离开。

年轻的太监离开,几人互视一眼,苦笑一声,他们还有选择?

腊月十五,距离除夕宴已经过去九天的时间,这九天里,朱祁镇已经开始适应宗人府令的身份。

因为土木堡之战的缘故,现在继承爵位的年龄都不大,对于这些已经继承爵位的勋贵,宗人府自然不会进行考核。

不过那些没有参加土木堡之战的年纪大一些的勋贵们需要小心了,他们的身份还能够多熬几年最好,如果不能……他们死的时候,也许就是爵位被撤销的时候,毕竟一两年的时间可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伯爵、侯爵来。

勋贵那边暂时没有什么事情,可是皇亲这边倒是事不少,年纪大一些的驸马自然没有什么上进的心了,但是那些年轻的,因为家族开始走向没落的缘故,倒是有一些能力不错的。

只可惜他们的身份在那里,挂一个什么指挥使之类的虚衔在家中养老,现在放开了他们获得实权的限制,这些人自然不再甘心呆在家中。

如朱瞻基的长女夫婿石璟,今年刚满24岁,因为是军中子弟,所以文韬武略皆懂一些,能力算不得太强,但比起大多数的勋贵已经好太多。

至少当一个兵部郎中、千户绰绰有余。

他也是除夕宴之后,第一个来到宗人府求职的。

虽然皇亲求职不像是宗亲那般待遇高,但也没有让驸马从小兵做起的道理,尤其这还是第一个主动求职的,朱祁镇思索了半晌,决定让他到大都督府旁听几日。

实际上对他最好的安排就是到中级讲武堂学习半载,然后出来之后授予一个一等都尉的武勋,大都督府担两年的佥事,升到二等都尉,再下去,那就至少是一个卫指挥同知。

只可惜,现在中级讲武堂还没有成立,只能让石璟先旁听一段时间。

石璟之外还有几人,均是驸马以及驸马子嗣,有年纪稍大一些的,也有年级小一些的,对这些人,年级大的和石璟一个待遇,年级小的直接丢到京营。

安置在京营的时候,无论是朱祁镇还是京营的几位都指挥使都异常的紧张,甚至方瑛还进了几次宫。

待见到朱钲并不在意,这位驸马子嗣才得以进入京营都司指挥使司衙门的初级讲武堂。

这也是他们仅有的待遇了,可以直接进初级讲武堂,虽然出来之后只是最低等的一等校尉,但也比普通人强太多。

至少……他们皇亲的身份让他们升勋会顺利很多。

这是宫外,宫内英国公张懋和定国公徐永宁陪着朱钲呆了几天,对于朱钲这位皇太子的性格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随意、即便是偶尔的冒犯也不会在意,最重要的是对他们当真不错。

朱钲一开始的一件事,勋贵中适龄的都可以送过来,不过这毕竟是紫禁城,英国公张懋和定国公徐永宁人家的身份摆在那里,进宫没什么,其他人……还真没什么胆量把孩子送进来。

其实就是定国公府的老太太也有些犹豫,但看到张懋毫不犹豫进了宫,加上成国公朱仪进了都督府,当了佥事,定国公府的老太太不再犹豫,把徐永宁送进了宫。

值得一说的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取消子爵、男爵的爵位,只保留公、侯、伯三等,且没有详细划分,如国公、郡公、乡侯等。

三等爵位,伯爵等同于三等都尉、侯爵等同于三等将军、国公等同于大将军。

当然,日常只有一个虚职,战时来临实职将会降一级,如伯爵可为一卫督军、侯爵可为一都督军、国公可代表皇帝督军一方。

督军并不能指挥军队,只是类似监军的作用而已,只不过地位更高。

这也是朱钲要把张懋和徐永宁带到身边的主要原因,今后他们不一定有机会指挥军队,但一定会成为朱钲的代表。

那样,略懂一些军事对他们毫无害处。

此外,郡王和亲王更不用多说,爵位还在国公之上,但越是如此,还不如那些宗室皇亲们,好歹还能够获得一个实职。

这些身具爵位的和曾经一样,顶多就是一个吉祥物,弄个督军当当而已。

后花园里,新的燧发枪已经研制了出来,被一名工匠捧着递给了有些激动的朱钲。

模样已经有些影视剧中熟悉的步枪雏形,工匠递给朱钲十枚纸弹,只可惜只能一颗子弹打完才能装第二颗,否则……

咳咳,有些太贪心了。

朱钲端着约80公分左右的新式燧发火铳,瞄着不远处的一棵树,啪的一声开了枪。

枪响的瞬间一名资深老太监身形一闪来到朱钲的身边,扶住差点倒地的朱钲,后坐力撞击的朱钲肩膀生疼,刚才他忘记了自己几年也刚满五岁。

虽然练了几日的养生拳,且不说养生拳需要长久才能看出效果,就说朱钲之前那瘦弱的身体,也不是几日就能够补过来的。

这也是系统人物的缺点,他们忠心归忠心,可是太不懂事了,换做“高智商”的高级书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会第一时间阻止朱钲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行为,然后劝说让其他人来尝试。

朱钲肩膀生疼,张懋和徐永宁却被枪声吓得够呛,一个哆嗦之后才看到被资深老太监扶住的朱钲。

“殿下……”

“没事!”

虽然对系统太监和工匠有些腹诽,可是看着不远处被打穿一个窟窿的小树,朱钲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威力不错,就是小树距离自己太近,不知道它的射程。

纸弹的装填倒是真的方便,就是自己,三秒一枪都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如果想要瞄准一下的话,那估计就要七八秒了。

尤其是针对动作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