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大明帝国
89452700000042

第42章 皇庄

天津府实际上就是一个模板,接下来,朱钲要“平定”整个北方,基本上就是用这个套路。

先掌控军队,稳定大局,随后提拔地方的“坐地虎”,稳定百姓,再然后粮行、银行入驻,打压粮价、推行新宝钞。

等渡过这一个阶段,大约为期两年左右,那时候就是朱钲收拾这些坐地虎的时候,期间作恶的不用多说,罢免入狱甚至砍头顺理成章,而没有的基本上也都是老实人,相信调动到其他的地方为官他们不会有什么意见。

京城新模式开始在整个燕赵地区推行的时候,内务府也开始在皇城内打造皇庄,经过顺天府的土地丈量、土地置换,最终在京城附近区域留出了100万亩良田。

也就是在京城,附近的土地都在勋贵的手中,换做其他区域,那些乡绅地主们可不会轻易的松口,同意置换甚至直接贡献给朱钲。

100万亩良田整合为10个皇庄,其中超过50万亩种植粮食、20万亩种植蔬菜供应京城百姓,另外还有10万亩的大棚蔬菜、20万亩种植苜蓿等饲料喂养牲畜。

为了10个皇庄,朱钲整整购买了5000头耕牛以及2000头奶牛,此外还有10万头猪和5万只羊。

毫无疑问,接下来京城的各个坊市都会开设奶站、肉铺,而这些都会归到大明皇家粮行旗下。

宫里的太监第一时间来到皇庄,今后他们就是皇庄的主事,随后便是招募佃农。

对于皇庄,普通的老百姓自然是畏惧的,尤其是京城的老百姓,他们给勋贵干活的时候还小心翼翼着,一个不小心得罪了人,那就是死了也白死,何况给皇帝种地?那些个宫里的公公都是好招惹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皇庄一连好几天,哪怕工部安排的工匠和劳力把宅子都盖好了也没有人赶过来。

不过倒是周围天天围拢了不少百姓,主要欧式皇庄给出的待遇着实优厚,管吃管住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不管天灾人祸,你都能够拿到钱粮。

佃农是什么?给主家种地,虽然每年你给主家一部分粮,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丰收了还好,可如果赶上灾荒了……

皇庄不是如此,你踏踏实实的干活,每个月给你固定的粮食能够养活一家,不过会给你一个标准,超过标准产量会有奖励,低于标准产量不会有惩罚,但连续三次低于,那你只能走人了,皇庄也不要吃干饭的人。

当然,现在给的是粮,可等钱庄那边稳定了,今后给的就是银两了。

待遇足够优厚动人心 ,可这是给皇帝干活,真干不好不会掉脑袋吧!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也因此没有人敢上前。

这样做不是办法啊!虽然现在才在腊月,可是那些奶牛需要人照顾啊!一直招不到人可不行 。

不过这件事并不急,慢慢的总会有人心动,然后有一个人就有两个,现在才在腊月,还不到春耕的时候,不着急。

加上原来皇庄也有不少人,现在先让他们学习挤/奶,好歹让奶站先开起来再说。

皇庄的牛奶主要供给的对象一是皇宫、第二则是京营、第三为朝廷的各衙门、学堂,最后才是奶站出售。

朱钲本想把奶牛也扩充到5000头,这样才能够供应整个京城,系统的银钱虽然已经花了超过500万,可是买奶牛的钱还有,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缺少人手。

人手的问题,即便是宫里的朱钲也无法解决,除非从系统中购买普通士兵,然后让他们 转职为“挤/奶工”,可是这样一来大明的百姓干什么?

一个国家的治理可不仅仅是产出,同样还有解决劳动力。

这也是朱钲根本不担心皇庄无人的主要原因,京城附近的土地基本上都被朱钲拿完了,剩下的那些都是零星的一点,根本养不起数以万计的佃农。

新式火铳研发出来之后,朱钲便安排量产,然后准备分配给京营。

有时候年龄小了就是不好,比如朱钲想要出宫就麻烦的多,毕竟他的年龄太小了一些,外出实在是不太安全。

换做十五六岁,那就不同了。

不过哪怕是这样朱钲也出了几次门,距离第一次出宫,现在宫外的环境明显要好很多,城道司很是履职尽责的把街道清扫的干干净净,尤其是主街道上,城道司正在挖坑准备春天来时种树。

道路之外就是房子,长安街、勋贵等居住的区域自然不用多说,那里就是之前也干净的很,主要的变化还是贫民区。

城道司的官员连跑了好几趟,然后那些没有按照地契盖宅子的人家推翻墙头按照地契的真正大小重新翻盖。

而对于那些孤寡没钱住的危房,则由顺天府衙出钱进行修缮,主要是为了街道的整洁。

朱钲还没有继位,不过民间已经开始传递他的仁慈之名,不可否认这里面有锦衣卫的作用,但现在京城的环境的确比以前好很多。

京城的宵禁依然存在,但是推迟到了亥时。

同时,为了晚间京城的明亮,朱钲还特意让内务府在京城挂满了灯笼,系统里的原材料只需要一两就能够购买一吨。

购买系统里比较耐烧的煤油,京城一个晚上的时间也用不了1吨,也就是1两银子。

因为数万个灯笼,一到夜晚来临,京城反而更加的漂亮,这毫无疑问的促进了夜市的发展。

之前的夜晚,百姓们只能躺在家里,而现在……出来逛逛挺不错的,毕竟灯笼这么漂亮,就是冬天有些冷。

人不再呆在家中,自然而然一些摊贩们也跑了出来,尤其在太常寺找到几家戏曲班子之后,城道司也非常配合的搭建起一些露天的高台,由那些戏曲班子“免费”的进行演出。

实际上也不是免费,只不过给不给钱全凭自愿。

这也是戏曲班子培养弟子的一个好机会,正式的场合下那些弟子们需要磨练在磨练才能够拿出来,不过在能够正式登台之前,他们很少有登台的机会,毕竟那些非富即贵的人家大多数都懂,你用学徒招呼人家,人家别说给赏,不打你出去都是好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街头的戏曲,都是一群普通的老百姓,挑一些快能够登台的弟子练练胆是个挺不错的选择。

戏曲、杂技、摊贩,夜晚的京城反而比白天更加的热闹,毕竟白天还有很多人需要工作,而晚上,大部分人闲着无事呆在家中也是待着还不如出来逛一逛。

这还是冬季,换做夏天,相信人会更多。

这几日朱钲也去了几趟各衙门,很不错,这些吏出身的官员都很珍惜这个机会,毕竟现在可不是曾经的“铁饭碗”了。

各衙门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考核,分为甲乙丙丁,甲自然是能够升职的,而乙留置或者平调,丙已经算是不合格,曾经表现不错的话再给个机会,如果曾经表现也不怎么样,那么只能丢去一个清水衙门了。

丁直接免职,如果来年考核依然是丁,那么直接开除公职。

负责考核的吏部占主要部分,都察院和通政使司衙门则为辅助。

而说起通政使司衙门,通政使司衙门的通政使应该是皇太子,不过朱钲自然不会当这个通政使,而勋贵中有资格过渡的国公们小的小、其他的朱钲又另有用处,如成国公朱仪、魏国公徐承宗,所以只能暂时由许彬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