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肥马逐轻尘
89483000000023

第23章 骊山观雪景

风雪渐渐大了此去华清宫还有小半日路程,众人一番辛苦,顶风冒雪终于在晌午时分到了骊山脚下。

山上就是华清宫,天子宫阙自然不是他们几个能随意上去的,好在山脚下有个小镇专门做往来行人的生意,这一家“汤泉市肆”就是张涣他们的目的地。

市肆门外高挂一个旗番,远远就可以看见,番下屋舍齐整,客舍规制不大各种设施但也体面。店里的几个伙计慌忙不跌的安顿一行人马,一个知客将他们带进了院内。

刘逸赏过一把铜钱问道:“我等是长安东市的刘家客商,可有在此等候我等之人?”那知客欢天喜地的接过赏钱,躬身说道:“有的,有的。请各位贵客跟我来。”

众人跟着这知客来到了一出偏院,知客在院门外停下说:“您要找的人就是这里面”。张涣挥挥手那人退下,张涣示意众人不必跟随自己独自一人进到了院里。

一个普通侍女模样的女子听到外间响动向外迎来,张涣笑着和她打招呼:“多日不见,今日一看姑娘这身打扮我竟然差点认不出你来了”。

“涣郎君认不出来的时候多了!”那侍女轻笑着行礼。

“每次见你装束打扮都大大不同,要不是我认得你的眼睛根本就不敢认。万一哪天弄错了,岂不是要被当做浪荡小儿。”张涣眨眨眼睛调侃说道。

“郎君真会说笑,还不赶紧随我进去万一有人等不急了该如何是好?”那侍女胆子倒是挺大,和张涣笑闹起来丝毫不显生涩。

这人正是张涣在上林苑见到的公主身旁侍女名叫灵烟,这几年经常往来张府,自然和张涣熟悉。

进得房内“五娘子,人来了”灵烟轻声向内禀报。

只见一个佳人正在榻上侧卧读书,听到禀报起身巧兮笑兮的说道:“我本以为风寒雪重涣郎君应该来不了,没想到涣郎君竟然如约而来。”

“岂敢,风雪再大我也是要来的。”张涣露出灿烂的笑容轻声说道。

那女子听到这话脸上腾起一片嫣红,说道:“谁要你来的。”

张涣:“我自己愿意来。”

灵烟在旁边听不下去了,赶忙借口给张涣张罗热茶暖炉轻轻关上房门离去了。

她一走屋子里气氛就变了,两人偷偷相互观看却又不发一言静悄悄的只听见外面雪簌簌落下声音。

张涣打破沉默:“熙儿,上元我邀你一起赏灯。”

那女子道:“我随父皇来汤泉大概只能待仨两天,回了金仙观就不知何时才能再出来。”

张涣急道:“我也是司马宗主弟子,待我寻个机会也可去金仙观求见。”

那女子低头一阵难过,又抬起头眼角还挂着泪珠笑着道:“呆子,你去金仙观见的都是大人物出面。到时候能不见到我还不一定,再说谁稀罕见你哩!”

张涣呆了呆,挠了挠头说道:“是我考虑不周,去金仙观见你确实不大合适。上元,上元金吾不禁你出行也不会引来关注到时就可以了。”

那女子点点头说道:“上元还有两个月,到时全长安的人陪我们一起观灯。我们只是一起游玩罢了,谁也、谁也”说到这就不好意思,说不下去了。张涣只好点点头,两人又沉默下去了。

半晌,那女子忽然开口:“难得出来一次,不如你带我到处走走。外面下着雪,我们去看雪景好不好?”

刹那间天地都因为女子的言谈动作生动了起来,张涣呼出一口气爽朗的答应。灵烟此时不知从哪个角落走了出来,帮那女子准备出行,手炉、鹿皮靴子、厚厚的白狐裘大麾。出了院子两人往西边山脚走去,灵烟为她撑着胭脂红的油伞刘逸等一众张涣的侍卫也在身后相随。

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看上去像一匹青苍的骊驹。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骊山的美在于锦绣,就如同眼前的这个女子清丽妩媚,气质忘俗。大概是骊山占据天下灵气故而不凡,自古君王都喜欢在骊山落脚。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那女子伸出手来雪花纷纷洒洒落在手心,她抬起娇艳天地间飞舞的精灵仿佛有生命一般,调皮的落在她的额头、睫毛、鼻子、下巴。感受到一丝凉意,她的睫毛微微颤动轻轻睁开双眼然后她欢快地咯咯咯咯笑。

张涣看着她如同满山遍野的洁白,如同顶着白雪傲立的苍松亭亭玉立,如同天宫瑶池里云雾缭绕中盛开的红蔷薇。张涣突然挥手说道:“我们往前走散散步,你们不必跟来。”

他突然自私起来,这样的美好世界上只想自己独自拥有。

那女子嫣然一笑,从灵烟的手中接过油伞迈着轻盈的步子先走了。张涣快步跟上,与她并肩一起行去。一路上两人也不说话,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

她是王皇后独女,当今天子的第五个女儿,封号:灵昌公主。

王皇后生下她之后十五年来没有子嗣,六年前把李玙带在身边当做亲儿子养。也就是六年前皇后命她跟八公主金仙观学道,三年前在荐福寺第一次见时,她正帮母后许愿放生,期望母亲能生养一个自己的孩儿。

王皇后当初生她的时候满怀希望给她起的小名“熙儿”,取带来光明之说。她的降生很讨李隆基喜欢。所以名字叫李靖瑶,靖:平安,瑶:美玉。

这几年王皇后年岁渐长,期待子嗣的心愈发重了起来。所以恨她身为女儿,就渐渐不受王皇后所喜欢。偏偏她自己又是玲珑心肝的人物,自然跟皇帝皇后亲近不起来,朝廷上下眼中她也没什么存在感。

张涣思绪如潮地想着自己和熙儿的一切,不免心不在焉。

熙儿敏锐的觉察到了张涣的情绪变化,所以她安慰张涣:“怎么了,不想和我走下去吗?”

张涣赶忙说道:“哪能呢?我这不是想着上元节该置办点什么花灯好讨你喜欢呢。”

熙儿盯着他的眼睛,认真的看了看俏皮的说:“到时候满城的花灯你可要好好扎个彩棚子,不然谁去看你的灯,想找也找不着。你说是不是?”

“肯定保你大吃一惊,我要做一个让你永世难忘的花灯。”张涣雀跃的说道。

熙儿很高兴和张涣停下步来静静的看漫天雪落,雪下得纷纷洒洒更急了,而心情却轻盈许多。

也许是寒冷的原因她哆嗦起来,张涣赶忙替她拢了拢大麾,肩膀也靠她紧紧的。

两人就这么并肩靠着,熙儿轻轻的把头放在张涣的肩膀上闭目不语。也不知过了多久,听见有人声传来,似乎是说天时不早怕找不到路径让他们回程。

熙儿伸手紧紧的抓住张涣的衣服,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张涣的心就像瞬间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鼻子都酸了。

“你好傻啊,答应我以后常常来看看我好吗?”熙儿强笑着说道。张涣:“会的,我以后要一直和你在一起。”

灵烟走过来,两人赶忙分开。各自整理衣服表情,张涣跟在她们身后一同下山去了。

铺满积雪的地上只留下两行脚印,黑色的泥巴在皑皑白雪上是那么显眼。

大雪只下了一夜第二天就晴了,张涣等人只在汤泉市肆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午等兵士们清理出通往临潼的便道,就返回长安了,天子御驾是等到五日后雪化了才回的皇宫。

上元节观灯是全年最热闹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准备的有花灯。富贵人家更是绞尽心思,装饰这大唐的繁华。扎彩楼灯山自然是最能吸引人眼球,高门大户宰相王公纷纷施展巧妙手段。张涣想要给熙儿一个不一样的彩楼灯山,确实是有些难办。

刘逸和游侠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该怎么做才能出彩,张涣哈哈笑着,神秘地对他们说:“给各位长安好汉传个话,上元夜我要在洒金桥附近扎彩楼灯山。请各位帮把手,附近不能出什么乱子,也别叫别人来给我添乱。”

游侠徐振应诺称是:“此事着落在我身上,若坏了朗君好事某提头来见。”

刘逸赶忙说道:“如此甚好,请徐大侠告知各位长安好汉:若是上元夜洒金桥附近无事,次日我家涣郎君将在平康坊包下一座楼子,请诸位吃酒赏光。”

张涣满意的点点头,走进书房专心研究如何搭好灯山的细节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府中的下人被张涣使唤的团团转,东市西市咸阳洛阳采买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张涣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去,黛儿和碧儿也被安排了绣活忙碌起来。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底,距离上元时间不多了。

这日张涣正在匆匆忙忙地往绸布上写着字,前院有人急匆匆的过来传话。荐福寺里和尚送来一封信,让张涣速去。

张涣穿衣带着两个侍卫就赶到了荐福寺,道济正焦急的等在山门口。张涣心里起了不详的预兆,三年前义净大师已经在洛阳圆寂、神英大师秋里才和张涣通过书信,肯定不是他们有事。

道济一边引路一边对张涣说道:“灵烟女施主急着找你,我看她眼圈通红怕是有什么大事。”张涣跟随道济来到一间禅房净室,灵烟正在里面抹眼泪。一见张涣急忙哭着说道:“涣郎君,快想想办法救公主一救啊。”

张涣耐着急切柔声安慰她:“不急,你先不要哭,来坐下。歇息一下,慢慢说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