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9198100000028

第28章 团结协作从身边做起(2)

张英在京城做了高官,桐城老家的人便一个个神气起来。这一年,张家打算扩大府第,便在邻居身上打主意,要邻居让出三尺宽的地面,以便张家修葺院墙。

这家邻居也是桐城的一大户——叶府。叶府主任是与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叶府对张府侵占府宅的要求,根本不买账。张家的人见叶府寸土不让,便撺掇张夫人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京城。家里人以为,张英是“张宰相”,声势赫赫,官比叶侍郎大得多,只要张英和叶侍郎说一说,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张英看了信后,对家里倚官仗势,欺凌乡里的不端行为,十分不满,深感忧虑。于是张英便写了一首回复老夫人的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看完了这首诗,对自己的心胸狭隘感到十分惭愧,同时也十分赞赏张英宽厚行为,于是立即派家丁把自家的院墙主动拆了,然后退后三尺,重新建了一道墙。

叶府的人听说张府派人进京,正感到焦急不安,忽然看见张府让地三尺,十分困惑。派人一打听,才知道是张英的主意。叶府连忙把情况禀告了叶侍郎。叶侍郎听了之后也很感动。同时,叶侍郎家里的人也把自家的院墙后移,让出三尺。这样一来,张、叶两家院墙之间就空出了六尺的地段,形成了一条巷道、两家人为了争三尺地界,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张英的一首诗,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也因此结成了通家之谊。这事在桐城和京城中传了开来,人人都称赞不已,都夸张英待人宽厚,在与人的交往中有:“雅量”。

杜甫(公元712~770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总是倾注着深切的关怀和同情。陕北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充分反映了杜甫与人民的心连心的血肉关系。

唐代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破了杜甫的平静生活,把他从社会上层卷入社会底层。杜甫晚年漂泊西南,过着流浪的生活。公元766年,杜甫来到四川夔(kuí)州(州府名,在今四川奉节),在漳西筑草堂居住,草堂四周修竹茂林环绕,环境清静。特别是草堂前的几株枣树,到了秋天,树上挂满了红枣,显得格外夺目。

草堂西边不远处,住着一位邻居。她无儿无女,家徒四壁,没有任何财产,房子已是破烂不堪,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妇人。平时以糠菜聊以充饥;秋天,枣子成熟的时候,她常到杜甫的草堂前来打枣,以枣充饥。杜甫知道这位老人的家境和身世后,对她十分同情,树上的枣任其扑打,从不干涉。有时为了打消她的顾虑,还对她表现得格外亲切友善。

第二年,杜甫从草堂搬到了几里路远的东屯居住,把草堂借给一个从忠州(州名,辖今四川忠县、丰都、垫江、石柱等县)来的姓吴的亲戚住。这位吴姓亲戚搬到草堂后,为了居住方便,在草堂周围稀稀疏疏地插上了一圈篱笆。老妇人误认为草堂新主人不准她打枣子了,就跑到杜甫那里哭诉她的苦处。杜甫听了很是震惊,他知道如果姓吴的亲戚真的不准老妇人打枣的话,这无异于断了老妇人的一条生路。老妇人走了之后,杜甫心潮澎湃,挥毫写一首诗,这就是著名的七律诗《又呈吴郎》:杜甫草堂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贫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强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这首诗的大意是:堂前枣熟的时候,我任凭西边的邻居来扑打枣子,因为我知道这位邻居是一个没有衣食,没有儿女依靠的老太婆啊。如果不是生活贫困的话,她怎么会这样做呢?所以,每当她来打枣看到我而有些恐惧时,我反而对她更加显得可亲,以消除她的顾虑。现在,你一搬来,那老太婆就担心你这位远方来的客人会不允许她打枣子,可是你既然插起了篱笆,也就使无心变成了有意了。她向我哭诉,由于官家的横征暴敛,她穷得已是剩下一把老骨头了。每当我想起战争还没有停息,我不禁又是泪流不止啊!

诗中抒发了杜甫关心人民疾苦的炽热情怀。吴郎看了这首诗,为杜甫的真挚感情所感动,像杜甫一样对待老妇人,并拆除周围篱笆,消除了她的疑虑。

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

在我国有句俗话叫“远亲不如近邻”。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纷纷从平房搬进了楼房,邻里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然而,不管我们居住在哪里,还是应该和邻居保持好关系。其实,大家住在一起,都希望处理好邻里关系,相安无事。可仍有不少人家事与愿违,经常为一点小事,或为共用厨房、公用厕所,或为孩子打架等产生纠纷,甚至反目。而凡是与邻居保持良好关系的家庭,大都比较讲究邻居礼仪。

邻居礼仪有许多讲究,最基本的礼仪有以下两点:

(1)彼此尊重。一栋楼或一个院子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但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职位高低,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因此,大家应彼此尊重,见面时互相问候,至少应点头致意。邻里之间同居一处,容易了解各家的生活习性。但千万不要打听人家的隐私,更不要东家长、西家短,或捕风捉影,搬弄是非,以免邻里之间产生矛盾和纠纷。

(2)互相关照。住户之间为邻居,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空间之中。大家应讲究社会公德,注意维护环境卫生,合理使用院内天井和楼道空间。公用电灯坏了,立刻买新灯泡换上;楼梯脏了,及时打扫干净。做一些事情或娱乐时,要为邻居着想。例如,不要在隔壁邻居午休时,往墙上敲敲打打;晚上听歌曲或音乐,不要把音响的声音开得太大,以免影响邻居的生活和休息。

邻里之间要相互关照,有事互相帮忙,而不要以邻为壑,“老死不相往来”。见邻居换液化气罐,不妨搭把手帮忙抬上楼。当邻居家夫妻吵嘴、打架,闹得不可开交时,作为关系不错的邻居,不要袖手旁观,更不能火上浇油,而应当酌情劝架,积极做调解工作。

同志为朋,同道为友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朋友是对生活有重要影响的人际关系。古人认为,同志为朋,同道为友,十分注重“择友”。“以德交友”,就是以德为标准选择朋友,以德去建立友谊、维持友谊、发展友谊,而反对酒肉朋友、利害之交、钱财之交、势利之交。因此,以德交友是团结友爱的基本原则。健康的团结友爱绝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或哥们义气,而是建立在远大志向、高尚情操基础上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团结协作是在共同抱负、情操基础上建立的友谊。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之交,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知己与知音的典型。这里的“知己”并非一般的了解,而是在共同抱负与追求上的深层次的理解;“知音”也并非只听得懂高深的音乐,而是在高尚境界的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的共鸣。

人们常用“知音”一词形容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说起“知音”一词的来历,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呢。

伯牙鼓琴图

春秋时期,有位著名的琴师姓俞名瑞(生卒年不详),字伯牙。他曾拜当时的大琴师成连先生学琴,学了三年,没有多大的长进。后来,他随成连先生游东海蓬莱山,听到大海汹涌澎湃的涛声,群鸟欢唱悲凄的叫声,对音乐的悟性大开,就操起琴弹奏起来,从此琴艺大长,享誉各诸侯国。遗憾的是,他的琴艺越高,就越难碰上知首。

伯牙本是楚国人,却在晋国做官,担任上大夫。他奉晋王的命令出使楚国,完成使命后,他辞谢楚王,从水路返回晋国,以饱览故国江山胜景,了却那刻骨铭心的故国之思。船到汉阳江口,已是傍晚时分,这天正是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突然狂风巨浪,大雨倾盆,行船受阻,便把船停靠在汉阳江口的山崖之下。不久,风停浪静,天空明朗,一轮圆月高挂天空。雨后的月亮越发显得明净迷人,远山播撒着一层银光,江面上波光粼粼,空气清新,沁人肺腑。这美景,怎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伯牙一时琴兴大发,急命书童焚香摆琴,坐下来调好弦,专心致志地弹奏起来。弹奏间,一抬头,他猛然发现山崖之上有一个人,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他心里一惊,手指稍一用力,一根琴弦“啪”的一声断了。

伯牙心里正在疑惑,突然那人大声说:“先生不要疑心,我是打柴的人,因打柴下山晚了,遇上大雨,在山岩上避雨,听到先生弹琴,琴艺绝妙,不由得驻足听琴。”

伯牙心想:他是一个樵夫,怎么能听懂我弹的琴呢?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你既然能听琴,那么请说说,我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呢?”

那人笑着说:“先生刚才弹的曲子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琴曲,弹完第三句的曲子时,可惜琴弦突然断了。”

伯牙听了大喜,想不到这荒山野岭之中,居然有人能听懂他弹琴,便邀请那樵夫上船细谈。那樵夫走上船来,伯牙借着月光看那人,果然是樵夫装束,身材魁梧,举止气度不凡。伯牙给他让座,那樵夫一眼看见伯牙的琴,审视一番,说:“先生这琴可不是一把普通的琴啊!”

伯牙问道:“难道你还知道这把琴的来历?!”那樵夫说:“这是瑶琴,传说是伏羲氏所造。”伯牙又是一惊,心想,这樵夫肯定不是一般的人。那樵夫接着说这瑶琴当年是如何截取上等梧桐木料精心制作而成的,最初只有五根弦,后来周文王添了一根弦,称之文弦,周武王又加一根弦,称之武弦,共七根弦,所以叫做文武七弦琴。又讲到瑶琴有什么优点,在什么情况下不弹琴,怎样才能弹好它等等,对瑶琴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伯牙心中不仅佩服那樵夫的知识广博,更是觉得惊奇。但是,转而又想,也许他是凭记忆得来的学问,何不弹奏几曲给他听听,考他一考。

主意已定,伯牙边与那樵夫交谈,边把琴弦续好,请那樵夫辨识所弹的曲调。伯牙说话虽然不露声色,但心里已暗暗确定了弹奏的内容,这次不弹现成的曲子,而是按自己随意所想,用琴把所想的情境表现出来。

他沉思了一会,手起时,琴声雄伟、高亢、激越,使那樵夫产生了共鸣,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啊!挺拔巍峨,气势磅礴,先生把高山的雄峻表现得太深刻了。”

伯牙不露声色,凝思一会,又弹奏起来。这次完全是另一种风格的曲调了,那樵夫不禁又赞叹道:“好啊!弹得太好了,低似涓涓细流,亢如波涛汹涌,浩浩荡荡,幽回九转,先生把潺潺流水述说得太形象了。”

伯牙大惊,那樵夫竟然两次都把自己所想所弹的说得丝毫不差。这时,伯牙才想起问对方尊姓大名,那樵夫名叫钟子期(生卒年不详),伯牙也报了自己姓名。伯牙弹琴那么长时间了,走过的地方也不少,还没遇到过像钟子期这样知音的人,钟子期久居乡里,更没有碰到过技艺像伯牙这样高明的琴师。两人都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伯牙吩咐仆人上茶斟酒,两人边饮边谈,当即结拜为兄弟,并约定第二年的中秋节在汉阳江口相会。两人一直谈到天亮,挥泪而别。

第二年中秋节,伯牙按约定日期赶到汉阳江口。可是,等了好长时间,始终不见钟子期出现。与去年相同的一天夜晚,同一个地点,同样的月光,就是没有知音钟子期了!伯牙触景生情,心急如焚,便弹琴来召唤钟子期,那思念知音的琴声在夜空中飘荡,传向远方,可是,钟子期还是踪影全无。伯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等到天边发白。伯牙急忙起床,梳洗之后,背上瑶琴就向钟子期居住的集贤村走去。

当他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正不知该走哪条路的时候,一位满头白发,面容憔悴,一手拄拐杖,一手提着竹篮的老人走了过来。伯牙赶快上前施礼,打听集贤村的钟子期,并说自己是他的朋友俞伯牙。

老人听了俞伯牙的话,老泪纵横,竟然痛哭起来。俞伯牙感到蹊跷,不知所措,只听到那老人说:“我就是子期的父亲。自从你们分手后,子期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已不幸离开人世。他曾经告诉过我,去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曾经和先生在江边相会,并约定今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再见面叙旧。他临死前留下遗言,死后把他埋在江边,能听先生弹琴。”

伯牙听了老人的述说,悲痛不已。在老人的引导下,他来到江边子期的坟前。眼望江面,去年八月十五的情境又历历在目。可是,事过境迁,自己唯一的知音——钟子期已长眠地下了,怎能不令人伤感呢?

伯牙架起瑶琴,席地而坐,弹奏起来。琴声哀怨,如泣如诉,充满了伯牙对子期深深的怀念之情和对子期逝去的悲伤之痛,但是,这些,谁人又能理解呢?曾经有过,那就是子期。可是,现在唯一的知音已经离开了人世,今后自己还弹琴给谁听呢?琴声戛然而止,只见伯牙悲伤至极,他挑断琴弦,举起那珍贵的瑶琴,猛然砸在石块上,瑶琴被砸得粉碎。

为了纪念这两位“知音”的友谊,后人在汉阳的龟山脚下,月湖侧畔,筑起了一座古琴台。伯牙和子期见面时所弹的曲调“高山流水”也就成了友谊的象征,“知音”一词便成了亲密朋友的同义语。应当指出的是,这个故事所说的“知音”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能听懂乐曲,而是表现了钟、俞之间基于共同志趣、情操的相互理解,这才是“知音”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