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明确指出:“如果你设定了目标,学习任何东西就更容易了。”那么,为什么设定了目标,学习起来就更容易了呢?是否我们随便设置一个目标,学习就变得更容易了呢?如果不是,那么为了使学习更容易,我们该怎样设置学习目标呢?本章有关学习目标性原理将告诉你这一切。
何为学习的目标性原理
我们一般都知道,当船在江海上行驶时,驾驶员不仅要知道船最终到达的目的地,沿途靠岸码头,且还要循着沿途所设置的航标驾驶,这样才能保证使航船顺利驶向目的地。学习也与江海行船一样,需要学习者在学习时,知道学习最终的目的地和沿途要经过的码头与航标,这样学习者方能将学习之舟顺利驶向知识的彼岸。所不同的是,真正的江海行船中所指的码头、航标、目的地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学习之舟所指的码头、航标、目的地则是指学习者头脑中存在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学习目标。什么是学习目标,其功能如何、怎样建立与执行它?关于学习的目标性原理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解释与说明。
学习目标性原理认为,学习也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不断建立和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因此,要想顺利而有效的从事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学习者在具体从事学习活动之前,就应该对学习进程中的不同阶段和学习终了所产生的学习结果状况分别形成相应的预期与设想,亦即确立好不同学习时期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性原理同时还认为,学习目标有合理与不合理,有效与无效之分。合理而有效学习目标的确立不是学习者主观任意的,而是需根据一定的原则才能建立的,同样,学习目标的执行与实现也是有其特定要求的。
在学习实践当中,中学生在确立学习目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有部分学生由于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与其作用,而在学习中压根儿就没有学习目标,这些人平常的学习时常是在盲目状态下进行的;二是还有部分学生尽管意识到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在学习中注重了学习目标的建立,但由于这部分人不懂得怎样按有关科学的原则及要求建立学习目标,其建立的学习目标不够合理,因此,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作用而形同虚设。在此,通过学习学习的目标性原理,首先应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中的功能作用,然后懂得如何去建立与执行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目标。
为何要建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定向、维持、调节、激励等多种功能意义,并且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学习目标对学习具有定向导航的作用
由于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对学习所要达到的一种结果的构想,因此学习目标一旦确立,就意味着学习者同时明确了学习应该朝向何方努力和应该获得一种怎样的结果,以致使学习者依此而拟定学习计划,照此而考虑学习的策略,据此而采取具体的学习活动。这就充分体现了学习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所起到的一种定向导航作用。如果没有学习目标或学习目标不明,学习者在学习中就如同在大海中失去舵手的船,而不知驶向何方,学习者的学习就如同盲人骑瞎马,莫知所向。由于这样的盲目学习状态,就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内耗与空耗,从而无法保证学习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只有当学习者的目标确立,才能使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行动有力,并确保学习有效进行。
二、学习目标对学习具有维持的功能
学习目标一旦确立,学习者就不能撇开它而任意妄为,而应做到所要制定的学习方案与步骤都应依此而展开,所有的学习行为及其方式都应此而进行,整个学习心理都应贯注于此,从而排除一切外来的干扰与影响,以保证在学习中心向目标,行动目标,这就是学习目标所具有的维持功能。在学习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一旦确立了学习目标,有的放弃了许多的与学习目标无关的爱好,而专注于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学习活动,有的甚至达到废寝忘食、不辨日月的地步。正是因为学习目标的维持作用,才使这些学子在学习中如此的痴迷,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三、学习目标具有调节学习活动的功能
在学习中我们需经常依据所确立的学习目标,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案、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方式以及学习的进程,从而使学习方案、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进程与学习目标保持协调一致,并最终有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如果学习者没有设置目标或离开学习目标,就难以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案是否合理,难以知晓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好还是劣,难以把握学习进程是快还是慢,从而也就无从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调整。因而,学习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不仅具有定向与维持作用,同时也起到一种调节作用。通过这种调节,更加增强了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四、学习目标对学习者具有激励作用
学习目标就其心理根源来讲,它产生于学习者的一种愿望,是学习者尚待实现的一种需要。为了实现这种需要,学习者往往以高昂的学习斗志和巨大的学习热情投身于学习活动之中,这就是学习目标所产生的一种激励作用。实践充分表明,有无明确而合理的学习目标,反映了在学习中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在学习上有明确而合理学习目标追求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持积极的态度,充满学习热情,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而那些缺乏学习目标或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的学生,则完全是另一种状态,他们对学习常持一种消极敷衍的态度,或得过且过,或草草从事,在学习上不思有为,不求长进。因而,我们要想在学习中持积极的态度,就应该确立明确而合理的学习目标。
五、学习目标影响学习的效果
国外学者布郎等研究发现,凡是没有合理学习目标的学生,其成绩皆优良,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反之,没有适当学习目标作为学习动机的学生,其学业成绩都不甚佳,且常有行动迟缓、裹足不前,缺乏学习兴趣等表现。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学习目标在学习中所具有的走向、维持、调节、激励等积极作用决定的。在有学习目标的状态下,学习者的心理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即围绕学习目标去感知、记忆、思考有关学习的内容,并对其采取高度的注意和积极有效的行动,这样便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保证学习获得良好的效果。相反,就会致使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效果不佳。
如何确立有效的学习目标
一、对中学生朋友的几点有关要求
鉴于学习目标在学习中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及其对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我们在学习中形成合理的目标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此,首先应明确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而弄清怎样建立及实现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目标。
1.合理有效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
所谓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就是指具有积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和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实际,通过其努力能够实现的学习目标。因此,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学习目标应具有积极进步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这就是说学习者所建立的学习目标既要反映一定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又能满足个人实际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只有做到这样,学习目标才具有积极进步的价值意义。假若今天的一个初中生仅将修满初中学业作为个人最终的学习目标,那么这种学习目标既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自己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因此.这样的学习目标就不具有积极进步的价值。基于这一点,学习者在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时应同时兼顾两种价值要求,其所确立的学习目标既不能只顾个人价值而背离社会价值取向,也不能只考虑社会价值而完全忽视个人价值。
(2)学习目标要切合实际。这里所讲的实际主要是学习者个人的学习实际,包括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身心状况、学习环境条件等现实和学习者有可能发展的潜力与条件等。只有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才有可能去实现它。
如果不切合实际,也就表明学习目标缺乏现实基础和实现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学习目标就难以实现。例如,一个初一上学期结束语文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的学生,拟定了通过下学期的学习,使自己语文成绩跻身于班上头几名的学习目标,恐怕就有点脱离实际。同样,一个平时在学习中很有潜力且语文一直在班上是前三、四名的初二学生,仅将语文学习目标保持在前三四名的水平,这也不符合其学习发展的实际。这就是说无论是学习目标确立过高还是偏低,都应视为不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过高,难以实现,而过低不能有效发挥学习目标的激励作用,会妨碍自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