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超市连锁经营
8398200000039

第39章 资金运作计划

怀特在资金运作方面是行家,这也是他作为一名经理人最让人羡慕的地方。但他觉得这没什么,只要掌握技巧,重视应用,谁都能做好。所以,当谁在这方面有疑问时,他都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连锁店的利益来源,主要是靠销售商品的差价,也就是毛利。有了毛利的利益差之外,还要负担各种费用,毛利减掉费用,才是真正的纯利润,因此毛利率愈高,费用率愈低,则纯利润也就越大。

独立店因为经营规模小,采购数量有限,所以销售商品的差价自然较少,而且独立店的各种工作都得自己做,无法发挥综合力量,所需的人力自然也会较多,形成费用偏高,因此也减少了纯利率。

连锁店经营之所以能成为零售业的主流,主要是因为连锁经营能发挥两个最大效能,亦即“以量制价”以及“机能代位”。

“以量制价”指的是以增加采购数量,要求厂商降低进货成本;“机能代位”指的是将店铺的机能,尤其是采购的机能、会计、管理、促销活动等机能,移由总部负责,以求减少人力并降低费用。

连锁店直接利益的获得,主要就是来自这两部分,而其来源是透过连锁体系的结合,发挥整体力量所致。

利益的增加

1.提高毛利率假设店铺的零售价格是固定的,则进货价格的降低,即表示了毛利率的提高,也就是获得更多有形的直接利益。

连锁店集合了无数家店铺的力量,大大增加了采购量,不仅确保了销售渠道,也加大了单位数量及减低送货成本,厂商大多愿意将这些利润回馈给连锁系统,连锁店便能取得较低的进货成本并扩大利润。

经统计,某大食品公司供应国内各分公司、物流中心和一般批发商的供货价格;以及物流中心给各连锁店、一般批发商给各独立店的价格;以及连锁店、独立店的最终零售价。

传统的货店,其利润大多是固定的,在加入了连锁店与物流中心之后,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都起了变化。连锁店的毛利率也就提高了,而分公司以每年 2亿多元的销售额,进货价格明显降低,此外又有国家资源支援,如人力、场地及税收等,所以其零批价与零售价都只有 2%-3%的价差,与一般业者需 15%-20%之毛利率才足以生存比较,又更拉大了差距,故“以量制价”的基本道理,是不容置疑的。

这个例子说明了量大则价格自然降低。

近来大卖场商店兴起,甚至CVS中的7-11虽然店铺小但店铺数多,每年累积下来也有2亿元的营业额,厂商供应给这三者的供货价格也非常低廉。

2.取得商品进货推广费用

零售店的经营成本非常高,为了确保厂商的新产品能有一定的销售数量,连锁总部在与厂商讨论进货事宜或议价时,通常会要求一笔费用,以作为店铺协助厂商陈列商品并向消费者介绍的费用。

由于独立店较难获得厂商的信任,有些甚至于连货款也交不清,还要厂商支付其他费用,根本就不可能;连锁店的店铺多,厂商只要获准进货,其销售数量就颇为可观,但是店铺的面积总是有限,为了给本厂的商品一个好位置,这项费用的争取是无可厚非的。

本项费用,许多连锁店大多称为“上架费”,现因法律的限制,今后可能使用各自不同的名称,或直接降低成本,也是可行的方法。

3.取得折扣

厂商为取得店铺的配合,而店铺也为了集中力量以降低成本,通常双方会就此问题加以讨论。刚开始一般都是就整年度商谈,现在则有所谓“半年度折扣”、“季折扣”甚至“月折扣”的情形发生。

例如某食品公司,其供应给某连锁超市每年达50万元营业额,新年度开始时,超市总部可能会与该食品公司商谈,因为店铺增加,或要集中力量与该公司交易,故预计年营业额能达到60万元,这60万元业绩所创造的利益,希望能与超市分享;因为单位营业额增加,配送或生产的成本也相应降低,所以厂商也乐意与商场商谈折扣问题,有时是就整个营业额商谈,如达50万元时给予折扣l%,60万元为1.5%,75万元为2%等,当然有的还细分为半年、季、月等商谈方法。

总部取得折扣时,再按事先的约定,回馈给各连锁店,目前这也逐渐成为一笔可观的收入。

4.取得促销利益

连锁店设有专人规划促销活动,促销活动可增加来客数并提高顾客购买欲,营业额增加后利益也就自然增加。

5.增加其他利益

连锁店因知名度高,较易获得厂商的青睐与信任,还可以增加各种其他利益,包括:

(1)场地出租。厂商要办产品展示或试吃品尝时,连锁店提供场地,可按日收取租金,此外许多在市场摆设的游戏机亦有租金收入;

(2)特殊位置的陈列费收入。卖场中客人经过愈多的地方,往往商品的销售也愈好,如进出口处、收银台旁、端架等,连锁店可诱导厂商将商品陈列于此,店铺则可要求适当的陈列费以增加收入;

(3)广告费收入。店铺外的橱窗、店铺内的走道、墙壁等。都是出租给厂商贴海报或做灯箱广告的好地方;

(4)充分利用店铺面积。连锁店会建立自己的流通系统,以建立商品供给的JIT(Just in T ime,零库存),因此店铺的后场或仓库面积就可大幅缩小,无形中扩大了卖场的面积,卖场面积一扩大,可展示的商品自然增多,顾客的选择机会也就增加,可提高营业额;

(5)服务性商品的开发如代售邮票、公用电话卡、球票等等收入;

(6)废纸箱等废品处理的收入。

费用的减少

1.减少投资成本

店铺经营必定要投资店内器材,也必须支付装潢费用,连锁店的店内器材,因为大量采购,总部会与供应商谈好价格,甚至由自己购买后再供应给加盟店,当然比独立店自己找厂商然后议价要便宜。现在的 FC,有些是总部提供设备,加盟者的资本支出就更减少了。

连锁店的店铺装潢,通常都是标准化,例如招牌、橱窗、地板、天花板、色彩、灯具、柜台等,这些器材都会由总部建立起自己的长期合作厂商,因为是长期合作,施工的价格自然较为便宜。

为了降低成本,强化管理是必要的手段之一,电脑化是必经之路,独立店如果要自己配置一套电脑系统,在软硬件的投资上就已过多,加人连锁体系将可利用总部大型电脑的中央处理系统,加盟店只须自备简单的终端系统,然后与总部连线,就可利用大型电脑的管理机能,而且毋需自行开发或购买软件。

2.机能代位的成果

一家店铺的营运,包含了无数的机能运作,例如商品开发采购,商品进货及验收、陈列,店铺的清洁,顾客服务(接客、应对、收银、送客等),会计工作,(销货、进货、传票等),财务工作(现金收支、支票付款等)及公关工作等等,店铺虽小却五脏俱全,这些工作都要靠“人”来完成,独立店铺的人员,无法一一完成这许多不同专业的工作。

加入连锁组织后的费用降低,主要来自机能的代位,也就是将店铺的许多工作(机能)移转给总部,由总部代劳,如此便可降低人力的支出。这些主要包括:

(1)采购机能的代位。据统计,独立店的店主,其一天的时间分配(每天约12个小时)大致如下安排:

厶商品开发采购——40%

厶顾客服务——45%

厶其他工作——15%

加入连锁店之后,如果是 PC,则商品采购的工作交给总部,店主服务顾客的时间也就增加;如果是 VC,虽保留部分的商品采购权,但大部分的商品也是由总部或协力厂商供应,也可减少约22%的商品开发采购的时间。

店主的主要工作应是接待顾客,希望顾客留在店内的时间愈长,才能买得愈多,并希望能进一步培养与顾客的感情,使顾客能由“过路客”变成“熟客”,进而成为“信徒客”。在市场的竞争中,能把握的消费者愈多,就愈接近成功。

(2)管理机能的代位。独立店需要自己的管理系统,包括会计、出纳等,加入连锁店,不论是FC或VC,则这些机能将为总部所取代或部分取代,管理人员可相对减少。

(3)店铺经营人员的减少。加人连锁店之后,采购职能由总部取代,最明显的成果将是供货厂商减少。

供货厂商减少后,很多工作便会减少,例如汀货、验货、陈列、账务、付款、退货处理等,所需的经营人力也将降低。

3.管理自动化后的成本降低

连锁店如果能应用条码技术,EOS、POS、VAN和EDI等,从订货开始到付款结束,因为与总部及物流中心或特约厂商连线,甚至于进出货传票、发票等,都可以由电脑来传输,付款也可运用金融物流中的汇款方式,由银行代为处理,如此不但节省了人力,而且管理的品质也更精致与严密,损耗率也会相对减少。

4.共同负担费用的减少

例如广告费的支出。连锁店为提高知名度,需要以广告吸引消费者,连锁店铺愈多,则各家店铺所推销负担的费用就愈低。

5.降低利息负担

在前述中,曾说明了连锁总部会代替各种连锁店与银行斡旋贷款事宜,通常是要求银行把偿还期限拉长,或适度降低利率,如此连锁店也就降低了其经营压力。

6.减少研究发展的支出

连锁店的研究与发展,大多由总部负责,店铺的最大任务就是做好顾客服务以提高营业额,因而可以大幅度减少研究发展的费用。[经营秘诀 1 节约为本,不放过地上每一枚硬币。